一、成立的合同雙方并未實際履行能否撤銷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成立未履行的,如果出現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等情形時,可以申請撤銷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撤銷權的消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二、合同撤銷權糾紛怎么處理
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依合同法規定解決合同糾紛爭議被仲裁裁定或被人民法院判決合同無效或者合同被撤銷,會產生以下法律后果:
1、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在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后,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都享有的請求對方返還自己投入的財產權,而接受的一方則依法負有返還的義務,要求返還的權利和應返還的義務,是指雙方均應恢復合同履行前的狀況而絕不是指未履行合同的損失。
2、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
賠償損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負有返還義務的一方不能返還財產的情況下,通過賠償損失的方法恢復合同履行前的原狀;另一種因合同被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后雙方所受的損失,按責任大小承擔賠償的比例。
3、行政處罰。
合同在無效的情況下,可能產生追繳財產,被課以行政罰款等處分。如果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是出于惡意串通,以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為目的,因此而取得的財產屬非法所得。非法所得應依法追繳,并課以相應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應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成立未履行的,如果出現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等情形時,可以申請撤銷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讓個人獨資企業應否對企業原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2021-03-06環境損害賠償的方式有什么
2021-02-26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的合法嗎
2021-03-23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