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簽合同給勞動者造成損失怎么辦
用人單位故意不簽訂勞動合同,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應按有關規定賠償:
(一)造成勞動者工資收入損失的,按勞動者本人應得工資收入支付給勞動者,并加付應得工資收入25%的賠償費用;
(二)造成勞動者勞動保護待遇損失的,應按國家規定補足勞動者的勞動保護津貼和用品;
(三)造成勞動者工傷、醫療待遇損失的,除按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工傷、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勞動者相當于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四)造成女職工和未成年工身體健康損害的,除按國家規定提供治療期間的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相當于其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五)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將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為了破解實踐中事實勞動關系的泛濫和用人單位不訂立勞動合同的頑疾,《勞動合同法》強調勞動合同的書面化,不管訂立、變更、解除、終止一律采取書面形式。《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也作了與此相關的實施規定。
其他賠償規定:
1、《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最長應支付11個月雙倍工資,用工之日起滿一年還未簽定勞動合同,視為雙方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賠償金。
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情形主要有兩種:
(1)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但是用人單位故意不簽訂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故意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機動車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后如何賠償?
2021-02-05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城市居民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