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借款合同的效力
根據企業借款對象的不同,企業借款合同效力如何要做具體的分析,企業之間的借款合同由于違反《貸款通則》規定而無效,企業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一般是有效的,除非違法《合同法》的效力規定。
(一)企業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
1、企業向具有貸款主體資格的的金融機構的合法借貸行為有效。這種情況是指正常的工商業企業為了自身的業務發展而向銀行貸款的行為,銀行本身是從事金融業務的專門機構,企業的借款合同當然應當受到保護。
2、企業向不具備貸款主體資格的金融機構的借款合同無效。銀行的內部機構和一些行政事務機構只有吸收儲蓄的只能,不能進行對外借貸。
(二)企業向其他非金融機構借款。
1、企業之間的資金拆借行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貸款通則》的規定,非金融機構不能從事資金借貸業務,盡管學術界對此有爭議,但是學理解釋畢竟還是屬于無權解釋,在司法實踐的認定中應當以相關機關的規定為準。
2、企業向個人借款行為。為了實現有效的金融管控措施,企業的工商借貸一般只能由具有合法資質的金融機構提供,自然人之間的借貸行為在《合同法》出臺受到承認,但是企業向個人的借貸行為一般會被認定為無效,情況嚴重的可能會涉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二、企業借款合同無效應如何處理
企業借款合同在本質上屬于民事借貸合同,只是借貸合同的主體屬于商事主體,比一般的民事借貸合同約定的借款數額更龐大,那么企業借款合同無效怎么辦?
(一)企業借款合同無效的認定應以《合同法》的規定為準。在企業貸款合同無效的認定中,企業向銀行貸款從事違法經營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情形認定。
(二)企業借款合同無效認定中的法律適用問題。合同無效的認定依據主要有中國人民銀行的出臺《貸款通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合同法》、《民法通則》、《商業銀行法》,后者與前者的關系屬于上位法與下位法,一般法與特殊法的關系,下位法與上位法的規定不得沖突,違反上位法的規定無效,在上位法無明確規定的情形下應適用下位法的規定。
(三)借款合同被認定無效后,借款的返還問題。由于違約責任的成立以合同的有效成立為前提,合同無效后,雙方關于違約金和利息的規定由于主合同的無效而不發生應有的效力,但是借款方應當基于不當得利返還出借方的借款本金。
(四)合同無效后有過錯方的締約過失責任。一方為了締約而付出的必要費用應由有過錯一方予以補償。
圖文摘自網絡,由廣州楊*元律師為您推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型詐騙“套路貸”的法律適用
2021-03-01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規定
2020-12-31無業一級重殘的患者醫藥報銷的標準是怎么樣
2020-11-27車禍四級傷殘得五級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23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哪些
2021-02-04《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進西藏得高原腦水腫 被保險人理賠遭拒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