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勞動法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它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法律部門;它是從民法中分離出來的法律部門;是一種獨立的法律部門。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雇主及雇員的關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
勞動者必須訂立勞動合同,勞動者不愿意訂立的,可能會被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是在上班一個月內被解除合同的,勞動者不能獲得雙倍工資和經濟補償;如果是在一個月后不滿一年期間被解除合同的,勞動者可以獲得雙倍工資和經濟補償。建議勞動者及時訂立勞動合同,否則可能會承擔一些不利后果。
除此之外,勞動者不愿訂立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沒有辦法強制勞動者來訂立勞動合同,對此,單位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對于已經工作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員工,明示拒簽勞動合同,對于單位而言,存在兩大風險。一種風險是不簽勞動合同就與其解除勞動關系,但須支付經濟補償金(因為不簽勞動合同很難納入到勞動合同法39條關于員工過失解除勞動關系不給經濟補償金的范疇);第二種風險是維持勞動關系,但因未簽訂勞動合同,可能要支付勞動者雙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中不可以隨意約定合同解除條件。
1、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的解除有雙方協商一致解除、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三類。該法對勞動合同的解除,規定了明確的法定程序和法定條件。《勞動合同法》規定,賦予勞動者享有提前一個月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但用人單位是不享有這種權利的,因為法律對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合同的情形規定得非常明確。
2、《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第九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從上述規定可知,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法定條件解除勞動合同,反之,違反法定條件的解除不能成立,是無效的。也說明,即使勞動合同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其他解除條件,仍因違反法定的解除條件致使解除不能成立。
從本文的內容可以看出,簽訂勞動法是對勞動者利益的保護,如果不簽訂可能會對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合法保護。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價上漲賣方違約應該怎樣維權
2021-02-21租房合同糾紛最快多長時間能執行
2020-11-08違規造成的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162020年公司具備什么條件才能上市
2021-02-22開便利店需要辦理什么證件
2021-02-07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同居關系財產分割等糾紛可起訴
2020-11-14商標糾紛中的級別管轄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13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