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市某紡織廠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訴:簽訂了勞動用工合同的20名職工先后不辭而別,致使企業未能如期交貨,造成企業向供貨單位支付違約金8萬元,紡織廠要求裁決職工支付因合同違約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但仲裁委經審理后作出的裁決出乎企業的意料,仲裁裁決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企業用工存在超時加班現象,職工不承擔違約責任。
去年,駐馬店市某紡織廠接到一批訂單,由于訂單量大、時間緊,為了能按時交貨,企業決定緊急招聘一批職工。于是,來自上蔡、平輿、新蔡的20名農民工相繼被招工進廠。企業車間主任以車間的名義分別與這批職工簽訂了為期3個月的勞務合同。但一個月后,這批職工紛紛不辭而別,原因是“活兒太累,加班時間太長”。職工的離走導致企業生產人力不足,而企業因未能按時完成訂單,被訂貨方罰了8萬元違約金。一氣之下,該紡織廠決定向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訴,要求追究這20名農民工的違約責任,賠償企業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
無效勞動合同有法律約束力嗎
仲裁委審理后認為,首先,簽訂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都應具備合法的主體資格。對用人單位來說,它必須具備能夠依法承擔并履行勞動合同的能力,具有法人資格或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單位。此案中,紡織廠以車間的名義簽訂用工合同,車間不具備法人資格,且對外也不具有獨立承擔責任的能力,因此該勞動合同因用人單位一方的主體不合法而無效。根據《勞動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其二,企業為保證按時供貨,用工中存在超時加班等違反勞動法規問題。仲裁委遂依法作出如上裁決。
該勞動爭議案裁決后,企業、職工雙方均表示不再向法院提起訴訟。該紡織廠的車間主任馬某拿到裁決書后說:“當時認為是短期合同,所以就沒有以廠方的名義和職工簽訂用工合同。”他表示這起勞動爭議給企業造成了損失,但也給他們上了一堂法制課:“簽訂用工合同還得具備主體資格。”
該紡織廠的行政主管也表示,他們以后會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如企業確需短期工人,可以以法人名義向所屬非法人機構辦理授權委托,然后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就可以避免用人單位出現主體不合法的問題。同時,他也希望打工者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把自己的要求提出來,雙方進行公平協商,不要一有不滿就走人,這樣的結果對企業不利,對職工也不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賠償的項目和標準是什么
2021-03-23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2-18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發證
2020-11-08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農村拆遷安置人口是怎么算的
2021-03-07農村拆遷補償款投資股權是否要繳稅
2021-02-01自建房只有房產證拆遷補償多少錢
2021-02-23征地拆遷中的“違章建筑”如何補償
2021-01-05國有土地上的養老院拆遷的補償辦法是什么
2021-02-07亞運城853戶拆遷戶住別墅 回購房市價或翻10倍
2021-03-06老舊房拆遷和棚戶區改造一樣嗎
2020-12-17高速拆遷應該由哪級政府審批
2020-12-20拆遷補償協議中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