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無效是否還要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合同無效后其雙方當事人對違約條款的約定亦是無效的,也就不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了。
根據該條款,違約情形劃分為兩大類:
一是不履行合同義務。所謂不履行合同義務,又稱毀約行為,指債務人拒絕履行任何合同義務。
二是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謂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是指遲延履行合同義務、履行合同義務有瑕疵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
二、合同無效的情形
合同無效的事由有五項: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以欺詐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當事人就以下要件事實負舉證責任:欺詐方具有欺詐的故意;欺詐方實施了欺詐行為,故意告知虛假情況(如把贗品說成是真跡,把劣質品說成是優等品等),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如有義務以行為或語言告知產品的瑕疵卻不向對方履行告知義務);相對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受欺詐人因錯誤而作出意思表示。以脅迫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當事人負舉證責任的要件事實有:有實施壓力的脅迫行為,如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之行為;脅迫行為須是非法的;有脅迫的故意;相對人因脅迫而產生恐懼,因恐懼而訂立了合同。
以惡意串通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當事人就以下要件事實負舉證責任: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欠缺效果意思,即表示行為與內心真實意思不一致;非真意表示系與相對人通謀實施;行為人有主觀上的惡意,即明知或應知其行為會造成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損害,而故意為之。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是一種內容違法的虛假行為,又稱偽裝行為。當事人以行為虛假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應當證明的要件事實是:行為人故意表現出來的形式或故意實施的行為并非其真正要達到的目的,而只是借助合法的合同外表達到非法的目的。
以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應當就訂約目的、合同內容和形式違反民法中的強行性規范或者其他部門法中的禁止性規范等事實負舉證責任。比如證明對方通過訂立合同,從事詐騙、行賄受賄等觸犯刑律的行為,或者有偷稅、漏稅、逃匯、套匯等違反稅收征管、外匯管理的情形。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合同無效是否還要承擔違約責任”的相關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律師,由他們為您進行優質的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糾紛,可否拒付醫療費
2021-01-17一切單位和個人有哪些保護環境的義務
2020-12-17產品質量糾紛能否賠償可得利益
2020-11-11涉外婚姻財產法院怎么判
2021-02-03行政訴訟律師費多少錢
2021-03-20二維碼有專利嗎
2020-12-14發明專利初步審查的范圍怎么規定
2021-03-19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