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約定違約怎么確定
一是違約金的數額應考慮雙方當事人(特別是勞動者)的承受能力。
二是約定違約金時雙方要對等。
如果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要求支付的違約金偏高,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訴,仲裁委員會可以根據勞動者的違約程度、實際收入水平、用人單位的損失等情況綜合考慮。對于違約金約定偏高顯失公平的,仲裁委員會可以酌情降低。
根據的規定,只有兩種情形下能約定由勞動者支付違約金。分別為:
1、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約定服務期和違約金,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條款的,可以約定違約金,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并且在適用違約金條款時,規定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除上述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因此,你如果沒有上述兩種情形,單位約定違約金是無效的,你可以拒絕交付。
相關知識
什么是違約金?
違約金是指合同中約定的,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時向對方交納的一定數額的金錢。在《合同法》中,幾乎所有的合同都可以約定違約金,但《勞動合同法》對違約金實行了限制性規定。
能約定違約金的情形:
(1)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要求提前解除合同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從此規定看,假如沒有培訓費就不能約定違約金。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可以約定離職后竟業限制條款,為保證這些約定能夠執行可以約定違約金。
除上述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的這些規定,有效地遏制了用人單位動輒在勞動合同中對勞動者約定高額違約金,阻礙勞動者自由擇業、自由流動的權利,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行使中的問題
2021-03-16離婚時共同債務的清償
2020-12-26放棄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利差益
2021-01-17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4土地轉讓中要考慮哪些問題
2020-12-07土地轉包后收益歸誰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