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是否可以收取押金、保證金等抵押性錢物?一些企業在錄用職工時擅自向勞動者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風險金”、“保證金”、“培訓費”、“集資款”等費用,為此,勞動部先后發出了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勞辦發[1994]256號文件、勞部發[1995]346號文件,一致認為,這種做法違反國家關于當事人平等、自愿和協商一致建立勞動關系的規定,侵害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必須予以制止和糾正。對非法收取的貨幣和實物,應當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勞動者。
國家勞動部、公安部、中華全國總工會雖然三今五申不允許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時或履行勞動合同中擅自向勞動者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押金、風險金、保證金,因為這一做法違反了勞動關系當事人平等、自愿和協商一致建立勞動關系的規定,嚴重侵害了勞動者合法權益。已收取的應當責令退還。但一些用人單位總是以種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解,有的企業干脆明目張膽地制定了所謂保證金制度,將收取保證金作為企業規章制度,其至看成一個財源,這是十分錯誤的,應當糾正。
用人單位享有的解聘勞動者權利是否可以隨意行使?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必須符合《勞動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法定事由,并且必須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從本案反映的情況看,勞動者并沒有出現《勞動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如果屬于經濟性裁員還必須提前30日向工會和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才可進行。用人單位不得隨意以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為由,裁減人員,裁員企業必須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困難企業標準,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必須在書面通知勞動者后一個月才實際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提前一個月通知解聘期間,勞動者仍可要求繼續上班和正常獲得勞動報酬及相關福利待遇。
勞動者如覺得入廠押金收取不合理,應該要及時請律霸網律師從旁指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什么是贍養
2021-03-01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保障房土地出讓金要怎么交
2021-01-29拆遷補償款是否為行政賠償
2021-03-15用動遷協議騙取安置房差價費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302020最新拆遷規定
2020-11-30企業遇拆遷,土地和房屋的評估標準是什么
2021-02-25國有產權置換有哪些規定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