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職工可以有何權益
一、未簽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因此企業在解除勞動關系時應支付雙倍工資。若未支付,職工可申請勞動仲裁。
二、若簽了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員工辭職需提前30日通知企業。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的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辭職可能會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沒簽合同,勞動者可隨時解除關系,不用承擔賠償責任。這樣一來企業對勞動者的約束力就變弱了。
三、未簽合同能引起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成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對企業是不利的。
四、單位不能以試用不合格為由辭退職工。《勞動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簽了合同約定了試用期,企業就能在試用期內以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隨時辭退職工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而未簽合同就不存在試用期的問題,辭退職工就必須給付經濟補償金。
五、未簽合同依然不能免除為勞動者繳納各項社保費的義務。法律規定只要勞動關系存在,企業就應履行勞動法規定的各項義務。若不履行,勞動者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六、不簽勞動合同不利于單位保護商業秘密。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單位必須對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而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者簽訂專門的保密協議,是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現形式之一。如果沒有簽訂保密條款或者保密協議,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法律責任,單位就難以證明哪些屬于商業秘密,是否已對其主張的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從而有可能不被認定為商業秘密。這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七、未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能面臨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一經查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單位改正,并可以給予罰款的處罰。
更多簽訂勞動合同職工方面知識,想要了解的人們可以直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人作為遺囑見證人,遺囑有效嗎
2020-11-08最新勞動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2021-02-22什么叫涉外婚姻登記
2020-12-19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投保時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商用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1土地流轉互換糾紛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