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是多少?數額不一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在計算離職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實發工資或者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從而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就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按照《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的時間的工作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實踐中勞動者的工資一般有基本工資、應發工資、實發工資之分。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給勞動者設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發工資是指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獲得的全部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實發工資是勞動者每月實際拿到的工資,通常會被扣減一些費用,比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等,勞動者實際拿到手的金額通常會比應發工資少。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顯然,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是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基數。
合法解除勞動合同要爭取到足夠賠償,可以找律霸網律師來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制措施應該多長時間解除
2020-11-30個體戶自己刻章犯法嗎
2021-03-11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土地管理法
2020-12-25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21-02-26轉讓土地使用手續審批程序是什么
2020-12-10修公路拆遷廠房補償標準
2020-11-28如何認定是被安置人
2021-02-16宅基地買賣拆遷款雙方是不是都有份
2021-01-25宅基地上的房屋倒塌了,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