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主要規定了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的工齡經濟補償金問題,總體上看,基本增加了用人單位在與員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成本。
按照現行《勞動法》的規定,只有解除勞動合同時才支付補償金。而勞動合同到期自然終止則不用支付補償金。目前勞動合同短期化的原因,主要就是用人單位為了盡可能降低解雇成本,將合同期限縮短使之到期自然終止,避免解除勞動合同時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因此,第四十六條第項做了相應規定。同時,個人認為,從合理性角度講,合同期滿或其他情況下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需要按工齡向員工支付的經濟補償金,作為對員工對用人單位服務年限的一種嘉獎和鼓勵,也可以理解。
另外,在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上,第四十七條區分了高端勞動者和一般勞動者。對高收入者進行了兩個高額限定,一個是月平均工資標準的限定,另一個是經濟補償金總額的限定。把高端勞動者和一般勞動者區分開,進行兩種經濟補償,體現出勞動合同法對于一般勞動者的傾斜保護,避免在經濟補償金標準上出現過分懸殊,同時也對用人單位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成本作了適當平衡。
關聯條款: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遮光侵權如何索要賠償
2020-11-29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20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