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變更申請的原則和條件是什么
合同變更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協商一致原則。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我國《合同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2)法定事由原則。即當事人單方依法變更合同的原則,指一方當事人因為出現了法定事由,主要是合同中存在欺詐、脅迫、重大誤解、顯失去公平等情況,導致合同權利義務對一方當事人不合理、不公正。基于此,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請求對方當事人協商變更合同,或者行使合同變更權,請求法院或者總裁機構裁判變更合同。
合同變更還要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限制條件主要有:
(1)禁止單方擅自或者任意變更合同,濫用合同自由,破壞合同約束力。
(2)合同變更后有生效的特殊形式約定的,應辦理相應的合同批準、登記或公證手續,滿足各方約定的合同生效條件。
(3)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應當約定明確、清楚,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4)限制合同變更的情形,即合同生效后,當事人不得因其主體姓名、名稱的變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動,而主張或請求合同變更。
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勞動者如果認為原來的勞動合同的部分內容需要修改,應該事先告訴用人單位,并且要經過用人單位的同意。但是,在這之前勞動者應該進行認真考慮,因為這件事涉及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勞動合同的變更也應該和勞動合同的簽訂一樣,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進行,并且不能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任何一方不能擅自變更勞動合同。
盡管《勞動法》對勞動合同的條件沒有作規定,但是,勞動合同的變更不是沒有條件的。一般來說,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
(1)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例如用人單位調整生產任務、轉產、企業合并、分立等;
(2)就業者方面的原因,例如因意外事故致傷、致殘,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用人單位需要另行安排工作的;
(3)客觀方面的原因,例如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自然災害的影響等。勞動合同變更時,雙方當事人應當再簽訂一份勞動合同變更通知或協議,采取書面形式才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我們這里所說的合同是一種民事合同。民法遵循意思自治原則,在一般情況下,只要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并且不違反法律規定,是可以協議變更的。如果滿足法律規定的條件的,也可以進行法定變更。更多相關問題,可以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反擔保協議(一)
2020-12-31可作為遺產繼承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13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有什么聯系
2020-11-08商鋪拆遷,拆遷補償協議應該跟誰簽訂
2021-02-07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應當歸誰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