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合伙協議的規定如下:
第四條合伙協議依法由全體合伙人協商一致、以書面形式訂立。
【新舊法條比較】
[原有法條]第三條合伙協議應當依法由全體合伙人協商一致,以書面形式訂立。
[比較]新法將原有法律中“應當”兩字去掉,但本條仍為強制性規定,因此新舊法律之間無實質性差別。
「法理與解釋」
本條是關于合伙協議訂立方面的規定。
合伙協議又稱為合伙合同,是指各合伙人為設立合伙企業,實現共同的經濟目的而達成的協議。合伙協議是合伙企業成立的法定要件之一,是合伙企業最為重要的內部法律文件,是確立合伙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基本依據。合伙協議主要涉及到訂立過程、形式及內容三方面問題。其中,合伙協議的內容在新法第18條明確規定,本條規定了合伙協議訂立過程及形式。合伙協議本質上乃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產物,因此,除《合伙企業法》有特別規定外,尚需遵守《合同法》等相關規定。
一、合伙協議的訂立過程
首先,合伙協議必須由合伙人協商一致,這是合伙協議成立生效的前提。在協商一致的過程中,各個合伙人充分表達自身意愿及利益追求,通過相互談判博弈,協調各自利害關系,最終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并落實到書面文件當中。同時,判斷合伙人在合伙協議中的協商一致,是以合伙人在合伙協議上簽字或者蓋章為基本標準,而無法探求合伙人內心是否達成真正一致。因為按照民法學說,當表意人的內心意思與表示意思并不相符時,我國多采用表示主義確定表意人的意思,而僅在欺詐或者脅迫的情形下要求探究表意人的內心意思。
其次,合伙協議應當由全體合伙人協商一致。此處強調合伙協議協商的主體為全體合伙人,而非多數合伙人。合伙協議是多方法律行為,強調全體合伙人的協商一致。如果個別出資人對合伙協議的內容并未協商一致,表現為其未在合伙協議上簽字蓋章等,則其就不是合伙人,合伙協議約定的內容原則上對其也不發生效力。
二、合伙協議的形式
《民法通則》第56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用口頭、書面或其他形式。口頭形式即通過對話的形式進行意思表示,其優點是快速便捷,缺點是缺乏客觀記載,如果發生糾紛則難以舉證。書面形式是利用文字等有形形式記載意思表示,盡管較口頭形式復雜,但其具有敦促當事人深思熟慮、有利于舉證及糾紛處理等優點。其他形式是指從事民事法律行為過程中不存在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而是通過當事人有目的的積極行為,或者通過法律特別規定、當事人特別約定的消極行為,來促成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前者通過行為方式成立民事法律行為又稱為推定方式,后者通過消極不作為方式成立民事法律行為又稱為沉默方式。
本條要求合伙協議采用書面形式訂立,這主要考慮到合伙協議是確立合伙人權利義務關系的最基礎法律文件,對合伙人的意義巨大,應慎重簽訂。此外,書面形式也有利于在合伙存續或者解散過程中確定各合伙人的權利義務與責任;如果發生糾紛,有利于合伙人舉證,也有利于裁判機關認定事實。
「實務與運用」
問:本條所指的書面合伙協議僅指“合伙合同”嗎
答:本條強行規定合伙協議采用書面形式,應當作廣義理解。我國《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以及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以及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一方面,各相關機構會推出合伙協議的示范文本供合伙人參考,經合伙人協商確定采用,則成為最標準的合伙協議。另一方面,考慮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也可能存在合伙人自己擬定簡單的合伙協議條款的情形,從語言組織到文本結構等方面都不甚規范,但只要具備合伙協議應具備的主要條款,能夠確立合伙人的基本權利義務關系,也不妨認定合伙協議的存在,以使法律適應社會經濟生活實際。
問:《合伙企業法》還承認口頭合伙協議嗎
答: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頒布《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民通意見》),其中第50條規定:“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伙協議,又未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登記,但具備合伙的其他條件,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合伙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合伙關系。”由此規定,司法解釋遷就社會實踐,承認了口頭合伙協議的存在。
新法修改后,一如既往地強行性要求合伙協議采用書面形式。應當認為,在今后的司法實踐中以不認定口頭合伙協議為基本指導,但也需要區分具體情況。
第一,《民通意見》是針對個人合伙進行規定,例外允許口頭合伙協議的存在。但在1997年《合伙企業法》頒布以來,設立合伙企業應當辦理合伙企業登記。根據1997年國務院頒布《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第8條規定,合伙企業設立登記需要提交合伙協議等文件,因此,書面合伙協議是合伙企業設立的必須。
第二,在1997年《合伙企業法》實施以后設立的合伙企業,如果合伙人之間發生糾紛訴至法院,一般不認定口頭合伙協議。而在1997年之前設立并存續的個人合伙,則可以根據《民通意見》等司法解釋例外承認口頭合伙協議。至于2006年對《合伙企業法》修改后,則更不應當承認口頭合伙協議的存在了。新法第9條規定,在設立合伙企業申請時,應當向企業登記機關提交合伙協議書。
問:合伙協議與合伙企業事務執行的決議在表決和效力方面有何不同
答:兩者不同歸根結底表現為多方法律行為與表決行為之間的不同。合伙協議是多方法律行為,按照民法學說對民事法律行為的基本分類,“多方法律行為,又稱為協定行為,是兩個以上當事人并行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才可成立的法律行為。兩個以上的合伙人訂立合伙合同的行為,即為多方法律行為。”[王*明主編:《民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頁。]按照通常理解,多方法律行為與決議及選舉行為不同,“在決議表決或選舉投票之意思表示,向同一方面之點,以及意思表示須達多數一致之點,酷似合同行為。然在前者數當事人之意思表示必須總結合為一致,而各意思表示不失其獨立性,其行為仍止于為意思表示人之行為,而后者依多數決之原則,對于未參加決議或投票,甚至為反對之意思表示者,亦有效力,而依多數決所集合多數之各個意思表示,失其獨立性,而成為個別單獨之一全體意思,二者大有不同。”[史*寬著:《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11頁。]
簡言之,多方法律行為必須各個表意人意思表示完全一致,合伙協議需要全體合伙人協商一致;而決議投票行為可能存在少數表意人意思表示與最終結果不一致的情形,但依多數決原則,決議投票結果對此少數人仍為有效。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公司法司法解釋四(附公司法司法解釋三)
2021-03-14單位能否構成非法采礦罪
2020-11-27招用童工要承擔什么責任怎么劃分
2021-02-28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可以通知其家屬嗎
2021-01-01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再婚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重復保險是什么
2021-01-18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