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簽了勞動合同,上了一天班不辭職之后就自離,通常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自動離職事實的確認
認定勞動者自動離職應把握三點:第一,勞動者有離開企業且在規定時限內不愿回企業的主觀意愿;
第二,未履行相關手續或雖履行了手續但未經企業批準;
第三,超過規定的時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和《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均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作為管理者,用人單位始終處于主動地位,故用人單位應就其有關職工“自動離職”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
例如,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二)》第十四條規定:“勞動者主張被用人單位口頭辭退,而用人單位主張是勞動者自動離職,由用人單位就勞動者自動離職的事實負舉證責任,用人單位不能舉證證明的,由其承擔不利后果。”用人單位可以通過提供制作完備的考勤表來證明勞動者無正當理由未提供勞動的事實。
用人單位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的原因是勞動者的違法行為,在審查這類案件時,不僅要強化用人單位的舉證責任,防止用人單位違法解除不存在自動離職事實的勞動者,也要考慮用人單位在勞動者自動離職的情形下作出解除勞動合同行為,防止企業損失擴大,維護用工穩定。如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的技術、管理骨干不顧企業利益擅自“跳槽”,這就不僅僅是按自動離職處理,還要按勞動法規追究其賠償責任;如企業生產富余職工多,在認定時就需多加分析,著重考察員工未提供勞動是否具有正當理由。
對于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如,《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五條就規定,對勞動者無正當理由未辦理請假手續,擅自離崗連續超過十五日,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已有規定的,按有關規定執行;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無規定的,用人單位可以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工傷賠償起訴狀
2021-01-29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承包林地有林權證嗎
2021-01-18該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0-11-19如何確定土地轉讓協議的有效性
2020-12-09拆遷后無法安置房屋該怎么賠償
2021-02-142020年這幾類房屋不再算“違建”了,拆遷有補償了
2021-02-09怎么購買拆遷安置房
2021-03-04剛落下的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23哪些人可以享受土地征用補償分配款
2020-12-08購房合同存在哪些情況算無效
2021-02-09對產權不明的房屋的拆遷補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