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一)簽約主體不同。集體合同是由職工代表與用人單位簽訂,而勞動合同是由本人與用工單位簽訂。
(二)簽訂程序不同。集體合同需由職工代表與用人單位先行協商合同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而勞動合同由職工本人與用工單位直接簽訂。
(三)生效條件不同。集體合同簽訂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而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
(四)效力所調整的主體范圍不同。集體合同生效后,對用工單位和單位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而勞動合同生效后僅適用于職工本人和用工單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二、如何訂立集體合同
(一)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協商,擬定集體合同草案;
(二)集體合同草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三)將討論通過的集體合同報送當地勞動行政部門;
(四)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由此可見,履行報批程序是集體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生效后的集體合同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即使新入職的員工也同樣適用。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勞動關系集體協商有很多的好處。一般表現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自己與所工作單位簽訂相應的合同。這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中不適用調解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7追討退休前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3-10法院公告費收費標準
2020-12-19哄騙立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12-31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