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協商解除合同如何賠付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雙方自愿的情況下,協商解除合同,賠償金額由協商約定決定,如果是勞動者主動提出則無賠償。
勞動合同解除的種類
可分為協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三種情況。本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此為協商解除,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完全自愿的情況下,互相協商,在彼此達成一致意見的基礎上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效力。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協商解除的條件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后,雙方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義務,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后悔或者難以履行而擅自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為了保障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和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本法規定在特定條件和程序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且不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被解除的勞動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勞動合同;
2、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是在被解除的勞動合同依法訂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進行;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
4、在雙方自愿、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可以不受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終止條件的限制。
應當注意的是按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二)項和勞動部頒發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應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勞動合同的解除也不是為所欲為的,如果是協商解除,那就要真正地做到自愿、平等、公平地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所雇傭員工在自愿、平等、公平的原則下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只要是用人單位主動提出,依然適用于勞動法中關于經濟補償金的相關規定。但如果是勞動者提出,在協商中沒有規定,則無任何相關的賠償金。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協商解除合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用人單位與所雇傭員工在自愿、平等、公平的原則下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只要是用人單位主動提出,依然適用于勞動法中關于經濟補償金的相關規定。但如果是勞動者提出,在協商中沒有規定,則無任何相關的賠償金。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調解撤案條件是什么
2021-02-20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涉外結婚登記要錢嗎
2020-11-29在北京找律師不要找哪一類
2021-02-10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請律師打離婚需要多少律師費
2020-11-23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