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是勞動者權益保障的一張“護身符”,在勞動關系相對靈活和復雜的今天更是如此。因為主輔分離輔業改制、掛名掛靠、停薪留職、自動離崗……種種“新關系”會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感到發暈。在勞動關系的變更中,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不禁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什么樣的勞動合同被解除,企業要付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情況發生變化怎么辦?”日前,我省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勞動合同管理妥善處理勞動關系有關問題的意見》,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明文規定。
A何種情況解除、中止勞動關系
“停薪留職”:單位沒有崗位或者無法安排工作的,可依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但“停薪留職”期間可不作為計發經濟補償金的本單位工作年限。
“放長假”:因單位原因放長假的職工,沒有崗位或無法安排工作的,可依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放長假”期間作為計發經濟補償金的本單位工作年限。
“長期病號”:請長期病假的職工,醫療期滿回原崗位工作的,用人單位可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既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可依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哺乳期”:哺乳期內請長假的,因本人原因逾期不到崗,逾期時間不作為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本單位工作年限。
“掛名、掛靠”:這類人員沒有為單位提供正常勞動且單位未支付勞動報酬的,用人單位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脫產學習”:經單位同意脫產學習的,學習期滿不回單位,逾期時間不作為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年限。
“因私出境”:歸僑、歸眷職工因私出境,可申請事假。去港澳地區的,假期不得超過3個月;出國的,假期不得超過6個月,續假期限一般不超過1個月。假期從離開工作崗位之日起計算,超過所限假期不歸的,按自動離職處理。
“出境定居”:因獲批準出境定居而中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或生活補助費。可憑有關證明,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中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費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并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協議保留關系”:與單位協議保留勞動關系的員工,用人單位應當限期召回或者依法與其解除勞動關系,協議保留勞動關系期間不計算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限期內不回的,按自動離職處理。
“擅自離崗”:由于個人原因擅自離崗的職工,用人單位應按曠工處理。對經常曠工、經批評教育無效、連續曠工15天、一年內累計曠工30天的,用人單位應除名,解除勞動關系,并且不支付經濟補償。
B經濟咋補償你得看清楚
即使您是打零工,只要找到工作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為了自身利益,就必須與用人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因為一旦下列情況發生,導致合同解除,您可以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金或生活補助費。
情況一: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
結果:用人單位發給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本人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如果工作時間不滿1年,按1年計算。
情況二:不能勝任工作,經過一定的培訓或調整到其他崗位,仍不能勝任的。
結果:按上述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但用人單位應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情況三: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結果:除了按上述標準發放經濟補償金,還應發給不低于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如果辦理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了退休、退職待遇的,用人單位不支付其經濟補償金。
情況四:勞動合同訂立時,“約好”的客觀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當事人又不能就變更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條款能否產生合同效力
2021-03-21非法征地該怎么辦
2021-02-03羈押37天無罪釋放國家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出租人隱瞞房屋被抵押承租人怎么維權
2020-12-09定金是合同額度的多少
2021-03-12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