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救助報酬資格的確定
請求救助報酬的前提是:實施了海難救助,而且救助有成果。“無效果,無報酬”是海難救助中的一項基本原則。所謂救助有成果,是指通過救助作業,被救助的財產全部或部分價值得以保全,并回到被救助方手中。“無效果,無報酬”原則的意義在于鼓勵救助人奮力搶救海上遇險船舶或者其他財產,體現了海上救助的精神實質。
但近年來,由于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加強,又提出了“特別補償”的概念。海商法規定,對構成環境污染損害危險的船舶或者船上貨物進行的救助,可根據情況得到救助費用以外的特別補償。特別補償的支付不以救助取得成果為前提。只要是對存在環境損害危險的船舶或船上貨物進行了救助就有權取得。但任何情況下,特別補償只有在超過救助方能夠獲得的救助報酬時才能支付,且支付金額為特別補償超過救助報酬的差額部分。
二、海難救助中救助金額在船東和承租人之間怎么分配
1.救助報酬的承擔。救助報酬應該由獲救的船舶和其他財產的各所有人,按照船舶和其他財產各自的獲救價值占全部獲救價值的比例承擔。各方之間不負連帶責任.
2.救助報酬的分配。參加同一救助作業的各救助方的救助報酬,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確定救助報酬應考慮的各項因素,由各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提請受理爭議的法院判決或者經各方協議提請仲裁機構裁決。
在救助作業中救助人命的救助方,對獲救人員不得請求酬金,但有權從救助船舶或者其他財產、防止或者減少環境污染損害的救助方獲得的救助款項中,獲得合理的份額。
三、救助款項的擔保與先行支付
1.救助款項的擔保。被救助方在救助作業結束后,應當根據救助方的要求,對救助款項提供滿意的擔保。
在載貨船舶被救助的情況下,船舶和貨物都屬于被救助的對象。由于貨物是在船舶所有人的直接控制下,因此,獲救船舶的所有人應當在獲救的貨物交還前,盡力使貨物的所有人對其應當承擔的救助款項提供滿意的擔保。在未根據救助人的要求對獲救的財產提供滿意的擔保以前,未經救助方同意,不得將獲救財產從救助作業完成后最初到達的港口或者地點移走。
2.救助款項的先行支付。受理救助款項請求的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根據具體情況,在合理的條件下,可以裁定或者裁決被救助方向救助方先行支付適當的金額。被救助方先行支付后,其應提供的擔保金額應當相應扣減。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021-03-06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怎樣簽訂土地轉讓協議
2021-01-07辦理土地轉讓手續需要提供的詳細資料有哪些呢
2020-12-26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