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收考勤卡致員工曠工公司變相解除勞動合同屬違法
法律規定
勞動法對用人單位即時(過錯性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規定得較為嚴格。一般情況下,只有勞動者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才可與其解除勞動合同。而考慮勞動者是否嚴重違反規章制度,則要綜合考慮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是否通過合法程序制定并公示、規章制度對勞動者違紀行為的處理是否合情合理及勞動者是否屢勸不改、有無故意犯錯意圖及勞動者是否給用人單位或他人造成重大傷害等多種因素。
甲公司與王某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是王某在2014年3月份無故曠工累計三天以上,違反了公司的考勤管理規定。考勤刷卡是企業對其員工進行考勤管理的重要依據,而工作牌是企業員工身份的象征。2014年3月7日,甲公司將王某的考勤卡及工作牌收走,客觀上導致王某無法打卡上班,是一種變相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盡管甲公司辯稱將王某的考勤卡收走是工作交接的一部分,但結合王某未在蓋有甲公司公章的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上簽字可以推斷,即便當時進行工作交接也非王某自愿行為。
案例
2013年,王某與甲公司簽訂聘用合同,約定合同期自2013年7月15日起至2016年7月14日止。2014年2月份,甲公司進行崗位調整,并與王某就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事宜進行協商,但未能協商一致。2014年3月7日,甲公司收掉王某的考勤卡及工作牌,此后王某沒有到單位上班。2014年3月10日,甲公司以王某曠工累計3天以上違反公司考勤管理規定為由,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同日王某收到該決定。2014年3月11日,王某向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甲公司給付賠償金,該仲裁委于2014年4月23日作出終結審理的仲裁決定書。王某不服該裁決,訴至法院。
綜上,王某的“曠工”行為并非故意。另外,針對王某的缺勤行為,甲公司并未通過電話或其他方式進行聯系進而了解缺勤原因或通知其上班,其對王某的缺勤行為客觀上呈放任態度。故王某的缺勤行為既非屢勸不改也非故意為之,更不應該認定為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2014年3月10日,甲公司對王某作出的解除勞動合同決定有悖情理。因此,甲公司2014年3月10日作出的解除勞動合同決定應認定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甲公司應支付王某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責任與非醫療事故責任有什么區別
2021-03-14學生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29法院和檢察院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20中外合資商業銀行適用商業銀行法嗎
2021-02-21哪些種類的商標可以注冊
2020-11-13居間方對合同履行是否有保證責任
2021-01-24乘客請求賠償的依據
2021-02-06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