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必須為職工辦理哪種保險
完善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制度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即五險(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通常企業為員工繳納的是前面三種----養老、工傷、醫療保險是法律硬性規定的;后兩種險可根據企業經營效益好差而為。
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為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我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我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蔽覈?a href='http://www.sdjlnm.com/laodonghetong/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且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費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的義務
《勞動合同法》第4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1)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2)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3)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執行國家勞動標準,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勞動條件是指勞動者完成勞動任務的必要條件,如必要的勞動工具、工作場所、勞動經費、技術資料等必不可少的物質技術條件和其他工作條件。在勞動保護方面,為了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凡是國家有標準規定的,用工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標準執行,合同約定只能高于國家標準。
2.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3.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有關的福利待遇。
4.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須的培訓。
5.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6.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終止的條件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2021-03-25訴訟離婚敗訴可以再去協議離婚嗎
2020-11-14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