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性裁員爭議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爭議如何確定
一、經濟性裁員爭議
經濟性裁員爭議主要表現為:
①企業經濟性裁員不符法律枧定的實體及程序要求,員工要求確認為無效且要求恢復勞動關系;
②企業采取無薪f放長假?等方式變相裁員導致勞動爭議;
③裁員對象主體不適格、未履行優先錄用法律義務等糾紛。
二、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爭議
通過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的常見爭議有:
①實施非過失性裁員過程中,有的用人單位為了減少支付提前通知替代金等費用而強行要求員工以協商方式離職導致的糾紛;
②員工以用人單位過錯欲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并索賠,用人單位為減少損失強行以協商方式解除勞動關系而產生的爭議;
③協商解除程序合法性認定爭議。有的企業本欲與員工通過協商方式解除勞動關系,但辦理過程中未采取書面形式導致離職員工“反攻倒算”遭受損失導致的糾紛;
④企業將與員工協商解除勞動關系視為過失性裁員處理導致的糾紛等。
相關知識:
企業裁員的經濟補償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以上就是小編對文章標題問題的回答,希望小編整理的這些資料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如果對這方面還有其他問題或者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勞動法辭退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7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