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貸款案件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第九條,“公民間定期免息貸款,貸款人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或非正常免息貸款催收后不予償還;貸款人催收后要求支付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利息”。根據這一規定,可以主張索償后的利息
相關知識:如果貸款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利息不明確
該怎么辦,如果自然人之間的貸款合同在支付利息方面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應視為不支付利息的規定。作者認為,這是針對貸款期限。沒有約定在貸款期限內不支付利息,但在貸款到期后,借款人未能按期還款屬于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它經常占用貸款人的資金,給貸款人造成的直接損失是利息損失。因此,被告在貸款期限后支付的利息不違反合同規定。支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貸款案件的若干意見》,民間借貸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利率,地方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本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超出該限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保護。如果借款人和借款人之間就利率發生爭議,司法機關可以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條例規定的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確定合同的有效性以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個人或者單位從金融機構獲得信貸資金,以高息貸款牟利,有大量違法所得的,可以依照刑法規定以高息貸款罪論處。
對利息是否視為無息貸款沒有約定嗎?
P>盡管根據公平原則,貸款人的貸款使用權應受到保護。但是,根據誠實信用原則,由于借款人與借款人對借款合同中的利息沒有約定,這種個人貸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無償貸款的性質。雖然不利于保護貸款人的權益,但強調公平原則。基于此,建議貸款人在簽署貸款合同時必須明確規定利息,如借據、借據等。貸款人不得在本金中包含復利利息。雖然《合同法》沒有對復利的保護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但它沒有從貸款合同的基本原則和規則中承認復利。因此,本法實施后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仍應按照相關司法解釋的要求處理,復利不予承認和保護
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償還貸款是借款人的主要義務。借款人在合同到期時未償還貸款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關于違約責任的形式,我國《合同法》規定,合同中有違約金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違約金。如果合同中沒有違約金,則應按照協議或國家相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閱讀本文后,您就清楚了這個問題,這在我們身邊經常發生。對于貸款人來說,他們需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保護自己的利益,必要時可以起訴要求支付利息。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咨詢魯巴的專業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合同買賣糾紛時效是怎樣的
2021-01-05不良資產包括次級貸款嗎
2020-11-16私營企業有人數要求嗎
2021-02-05搶注域名算侵權嗎
2021-01-11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