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訴訟法解釋》第395條第二款明確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超過法定再審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再審申請。”以明確逾期申請民事再審的司法處理
>如果當事人要求原法官糾正錯誤怎么辦?是向黨和政府機關請愿,還是向檢察機關再審或抗議,還是向法院“申訴”(請愿)?此外,對于逾期申請行政和刑事生效判決的再審和上訴,應采取哪些渠道進行補救?在本期《法律江湖》中,歐陽摘錄了《從民事訴訟法新解釋第395條第2款的規定開始》一文,標題為《民事訴訟再審申請期限》,行政和刑事案件
民事和行政案件的再審申請期為6個月,如果您對有效判決不滿意,刑事案件的再審申請期為執行刑罰后的兩年
,新《民事訴訟法》第204條明確規定了六個月的再審申請期。雖然新的訴訟法沒有規定再審申請的期限,但第98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本法沒有規定的行政案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因此,行政案件再審的申請期限也應為六個月
新的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也沒有規定再審申請(上訴)的期限,但《關于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試行)的意見》(發[2002]13號)第十條規定,上訴期限為刑罰執行后兩年,并規定了逾期申請的例外情況:
(1)原審被告人可以無罪釋放
(2)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上訴難,復雜和重大案件
如果不屬于這三種情況,逾期申請將不予受理。在現實中,逾期申請再審是常見的。這樣一來,無論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還是刑事案件,都有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駁回的案件
上訴和再審申請權是法律規定的一種權利手段,在公民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請求國家機關給予救濟和保護。它們都屬于上訴權的范圍。因此,在實踐中,它們往往是混合的,甚至是混淆的。事實上,申請再審不同于上訴。上訴是一項民主權利,屬于廣義的上訴權。它具有“六個無限”的特點,即不受次數、層次、格、主體和器官的限制。正是因為上訴不受具體條件的限制,當事人和其他人很難上訴。再審申請作為一項程序性權利,必須具備相應的法律條件。申請再審的主體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再審申請的主體嚴格限于原審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其他任何人無權提出再審申請。申請再審的對象是有明確錯誤的生效判決、裁定,以及違反自愿原則或者內容不合法的調解書。上訴不受此限制。上訴可以針對尚未生效的法律文書,也可以針對已生效的法律文書。此外,投訴還可以針對一些違法行為
III。申請再審的期限為法律文件生效后2年內。超過2年的,申請再審的權利喪失。上訴沒有時限
以上是魯巴縣小編編編的上訴期滿后民事案件再審的相關程序。通用域名格式。我相信你在讀了這篇文章后知道如何處理這些知識,以及當它發生在你身上時如何處理。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資企業股權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1-03-18行政處罰辦結后多長時間立卷
2020-12-15民事糾紛打官司步驟有哪些
2020-12-09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政策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