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第135條規定,法院通過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院長批準;需要延長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的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如果法院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沒有審結發問人提到的案件,法院應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案件,當事人可以向法院咨詢是否推遲案件審理
法院要審理的案件很多,所以不要擔心。耐心等待,適時詢問
法院延期審理的情況
延期審理:指人民法院在審判日期確定后,或者在審判過程中,由于某種法律原因,決定延期審理的訴訟制度,審判不能如期進行,或者已經開始的審判不能繼續。推遲審判只能發生在審判階段。延期審理前已經進行的訴訟行為,在延期審理后仍然有效。然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審理:(一)當事人和其他必須到庭的訴訟參與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到庭的(三)需要通知新證人到庭、取得新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補充偵查的;(四)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應當延期的其他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的,審判可以延期。有必要通知新的證人出庭,獲取新的物證,重新確認身份或進行調查。檢察官認為公訴案件需要補充偵查,并提出建議。因申請回避而不能開庭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455條的規定,
,檢察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建議法院推遲開庭:,證據不足,或者遺漏犯罪事實,遺漏同一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補充偵查或者補充證據的;p> (二)被告人揭露他人犯罪行為或者提供重要線索,需要補充調查核實的
(三)發現同一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不作為或者不作為,不需要補充調查和補充證據,但需要補充,增加或改變起訴。p> (四)向人民法院申請通知證人、鑒定人當庭作證或者有專門知識的人當庭發表意見的;(五)需要審查、復核新證據的;(六)檢察官出示或者宣讀移交給人民法院的證據以外的證據的人民法院在開庭前,或者補充、變更起訴,(7)被告人或辯護人向法庭出示與定罪和量刑有關的證據,公訴人無需調查核實。(8)公訴人證明證據的合法性收集和需要調查核實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前,發現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建議人民法院延期審理第456條人民法院宣布延期審理后,在補充偵查期限內,請求人民法院恢復審判或者撤回起訴公訴人在審判過程中提出延期審理的次數不得超過兩次,每次不得超過一個月
如果您不了解任何其他信息,可以來魯巴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行使留置權
2020-12-07侵犯隱私權可以治安拘留嗎
2021-02-14職業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要還錢嗎
2021-01-28有抵押物還能保全其他財產嗎
2020-11-19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有什么流程
2021-01-19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法律如何判定扶養關系
2021-01-22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被忽悠買了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