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出口貿易不斷受到歐盟等WTO成員反傾銷措施的威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歐盟對“非市場經濟國家”采用“替代國”為標準來認定其是否構成傾銷。因此出口企業在進行反傾銷應訴時,取勝的關鍵就在于證明自己具有市場經濟地位。
【關鍵詞】反傾銷、應訴、歐盟、市場經濟地位
【寫作年份】2003年
【正文】
近年來,我國產品頻頻在國外遭受反傾銷調查,嚴重威脅了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同時導致國際市場逐漸狹小,使得我國國內市場同類產品的競爭加劇,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特別是我國出口歐盟的產品頻頻遭到歐盟委員會的反傾銷調查,很多原本在歐洲市場暢銷的產品受到了相當嚴重的打擊。可以說,國際市場上的反傾銷已經成為阻礙我國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的非關稅壁壘。
本文試圖結合近年來中國產品遭受歐盟、美國反傾銷調查的相關案例,從法律角度分析我國相關出口產業頻繁遭受以歐盟為首的WTO成員國反傾銷措施損害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為我國出口企業加強對外反傾銷應訴工作,完善國內相關法律制度出謀劃策。
一、中國出口產品受到外國反傾銷調查的基本情況
1、中國已經成為國際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
統計顯示,自1979年歐共體對中國提起第一例反傾銷調查案以來,截止到2002年10月,中國出口產品遭受國外反傾銷立案調查的數量已達501起,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的國家或地區達33個,涉及中國五礦化工、輕紡、土畜、機電、醫保等4000余種出口產品,累計影響我出口的金額約160億美元。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國際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注1)
另據WTO反傾銷委員會統計,1987年到1997年間,各成員國提起反傾銷調查案2196起,共有1034起裁定傾銷成立,裁定率47%。這其中,針對中國產品的調查有247起,占總數的11.25%;158起裁定傾銷成立,占總量的15.3%,裁定率高達64%。”(注2)
頻繁的國際反傾銷調查嚴重影響了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削弱了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變相增加了中國的投資風險。日益嚴重的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措施,已經不再是進口國維護公平競爭原則、保護國內弱勢工業的正當手段,它們已經逐漸演變成進口國限制進口、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非關稅貿易壁壘。
2、在對中國產品進行的反傾銷調查中以歐盟為最甚
據外經貿部統計,歐盟是對中國產品提起反傾銷調查最多的WTO成員,截至2002年底已高達94起,約占中國遭受外國反傾銷調查案總數的1/3。(注3)通過下頁圖表也許更能形象的反映這一問題(表1)。(注4)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維持判決之作出必須同時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4企業、公司股權如何分割?
2021-01-26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202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標準
2020-12-16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21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適用什么程序
2020-11-12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