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觀點認為,法院對管轄權異議的審查是一種正式審查,這取決于管轄權異議的性質。管轄權異議制度是一種程序救濟制度;審查的目的是確定法院是否對該案件擁有管轄權,而管轄權問題在中國純粹是一個程序問題。因此,對該問題的審查應僅限于由雙方提供的材料正式確定管轄權;如果管轄權審查考慮實質審查因素,則屬于非法超越訴訟程序,案件提前進入“審判類”,明顯違反了審判的基本原則。因此,案件管轄權的確定是人民法院依職權審查訴訟要件的事項,不受當事人是否申請管轄權異議的約束。人民法院應當依職權對管轄權異議進行審查,不得將異議送交原告,也不得聽取原告的意見。另一種意見是,應當將異議送達原告答辯,然后由法院根據事實進行審查,理由如下:
首先,管轄權異議的威權色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法院確定管轄權的啟動不受當事人是否受約束的適用。即使當事人沒有管轄權異議申請,法院也可以根據職權積極調查,并可以積極收集、調查和確定管轄權證據;第二,管轄權的確定不受當事人管轄權異議內容的限制。然而,必須明確的是,法院管轄權的功能主義并不絕對排除當事人的辯論和對抗。管轄權的確定是法院職權主義和辯論主義相結合的最佳體現(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03年第二卷第191頁,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辯論主義要求直接決定法律效力的產生、改變或消除的必要事實必須出現在雙方的辯論中。人民法院不得對當事人之間尚未辯論的事實作出判決,也不得根據事實的權限積極收集調查證據。它必須以當事人之間無爭議的事實作為判決的事實依據。因為當被告對法院的管轄權提出異議并要求法院支持他的異議時,他應該提供相應的證據來支持他的主張,這是可以辯護的。原告得知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后,為了與被告進行辯論,被選定起訴的法院具有管轄權,并應向法院提交證據以支持其主張。這反映了辯論主義貫穿于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在整個民事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有權就訴訟中涉及的實際問題和程序問題進行辯論。當然,當雙方管轄的事實不清楚時,法院不需要通過分發證據來確定誰承擔事實不清楚和無法成立的索賠的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不良資產后能否再轉讓
2020-11-13環境侵權人要承擔哪些損失和費用
2020-11-19被警察誤抓有賠償嗎
2021-02-14協議與實際不符可否作廢
2021-01-07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