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工作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1。訂立工作合同標的條款時應注意的事項2。勞動合同的標的物是特定的勞動成果,具有特殊性。在簽訂合同時,雙方應具體、準確地說明指定作物的名稱或項目,不得含糊其辭:應注意加工產品是否合法,審查加工后的貨物是否受法律禁止,是否只有在相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才允許加工。如果法律禁止加工商品,則合同無效,給雙方造成經濟損失,甚至承擔行政和刑事責任。具體對象的加工需要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應當在簽訂合同前辦理相關批準手續。同時,還要注意合同標的物是否構成對他人合法權益(如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等)的侵犯,否則當事人將承擔侵權責任。簽訂合同質量條款時應注意的問題簽訂合同的雙方的目的是獲得合格的固定作物,關于固定作物質量的協議非常重要。《合同法》規定,當事人約定的質量不明確的補救措施,按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執行;沒有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按照通用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具體標準執行。在簽訂合同時,有關訂購作物質量的規定應明確具體,不得簡單或含糊,這不僅可以確保承包商按照質量協議進行加工,但也應確保,如果訂購方對訂購作物未來的檢驗、驗收和使用的質量要求有特殊要求,雙方可通過協商確定,或附上相應的圖紙、質量說明書和其他質量資料,以獲取相關質量數據,當事人應當簽字確認。有時,僅用語言難以準確描述質量問題。質量要求可通過實物樣品進一步澄清。在實踐中,樣品可以作為驗收標準。樣品確定后,應由雙方蓋章。最好保存一份以備保管。如有必要,他們也可以在公證部門進行公證,以避免樣品糾紛。樣品還可以附上質量說明。如果樣品與質量說明不一致,應以質量說明為準。
如果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現質量缺陷,質量保證期應在合同中約定。除因定作方保管、使用不當外,承包人應負責免費修理或更換,如定作方遭受損失,承包人還應承擔賠償責任。關于保修期的協議應該是合理的。如果保修期太長,將增加承包商的責任,否則不利于保護訂購方的利益。三、簽訂原材料供應和使用條款時的注意事項如果承包商提供原材料,合同中應規定原材料的質量標準。承包人必須按照合同規定選擇原材料,并接受訂貨方的檢驗。承包人隱瞞原材料缺陷或者使用不符合合同規定的原材料,影響訂購作物質量的,訂購方有權要求返工、修理、降價或者終止合同
如果訂購方提供原材料,訂購時間,合同簽訂時應明確原材料的數量、質量、交接地點和交貨方式。承包商應及時檢查原材料。如果不符合要求,承包商應立即通知訂購方更換或補充。承包人不得擅自更換訂貨方提供的原材料,不得私自更換修理后的零部件。同時,還應就原材料消耗定額和超出定額的材料成本達成協議,以明確責任,避免履約過程中的糾紛
對于承包商來說,履行合同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經濟利益。合同中應明確規定價格金額,價格條款應包括貨幣種類、金額或計算方法、履約期限和結算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無論是訂購方還是承包商提供原材料,都將涉及一方違約后原材料損壞風險的承擔或違約金的確定。為避免不必要的爭議,簽訂合同時應分別規定材料成本和原材料報酬的金額或計算方法,為了區分和明確責任v.合同的交付和驗收應注意的問題
交付和驗收是訂購作物完成后與訂購方的交接,也是實踐中容易發生爭議的環節。雙方應就加工產品的交付地點和時間達成一致。履行地點不明確的,應當在履行義務一方的營業地履行。交貨時間應根據合同確定。交付時間不僅影響承包商的工作和訂購方對訂購作物的使用,還影響訂購作物風險的承擔。雙方可以約定一定的交付時間,承包商可以在期限內的任何時間交付訂購的作物。承攬人通知定作人后,定作人拒絕提貨的,承攬人可以選擇寄存定購作物或者行使留置權。
合同法規定,承攬人交付定購作物后,定作人應當在約定的檢驗期限內檢驗。沒有約定檢驗期限的,應當及時檢驗。如果加工后的產品不符合要求,則應在檢驗期間通知另一方數量和質量不符合要求,否則視為數量或質量符合協議。在實踐中,當事人往往對是否及時檢驗存在爭議,加工產品的檢驗周期過長,不利于保護承包人的利益。因此,在簽訂合同時,雙方應明確約定檢驗期限。比較復雜、時間較長的,雙方可以約定檢驗的數量、時間和標準,定作方應當對階段性工作進行評估。訂購方的確認書可作為承包商工作的依據,以滿足要求。
雙方還可以約定由第三方或合格的評估機構對訂購的作物進行檢驗。訂貨方應及時收到符合協議要求的工作成果。如果超過規定期限收到,訂購方不僅應承擔訂購作物的風險,但實際保管費和其他費用也應支付給承包商。
VI.在訂立工作合同保密條款時應注意的問題
在工作合同中,承包商的工作通常具有很高的技術性,有些工作仍然需要訂購方提供技術資料。為了防止承包人泄露或不當使用所獲得的技術或商業秘密,保護定作方的利益,在訂立合同時有必要訂立保密條款。保密條款應包括以下內容:
1保密信息的定義
如果將保密信息的內容簡單地定義為商業秘密,則對信息提供者不利,因為商業秘密的構成需要滿足四個條件,即:,不為公眾所知,可以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權利人已采取保密措施。一旦雙方發生爭議,可以根據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確定侵權信息是否構成商業秘密。因此,在簽訂合同時,大多規定該信息是否能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是保密信息的范圍。保密制度
雙方應就保密制度達成一致意見,即應采取哪些措施和制度來限制負有保密義務的一方,如約定包含保密內容的數據的名稱、保密措施、保密程序、保密程序、保密程序、保密程序等,是否按照保密制度執行,也可以作為衡量債務人是否違約的標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款做理財產品違法嗎
2021-03-05行政復議還拘留嗎
2020-11-17如何處理非法轉租問題
2021-03-15同居關系是否連帶賠償
2021-03-10雙倍退回定金合同還需要履行嗎
2020-12-20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