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對專利法的司法解釋是什么?專利問題也值得我們關注。下面,魯巴將在本文中為大家介紹專利法司法解釋的具體內容。希望大家能更好地了解我國專利法司法解釋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專利法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專利審判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9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80次會議通過了侵權糾紛案件。現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條人民法院根據權利要求書和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權利人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前變更權利要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允許權利人以從屬權利要求確定專利保護范圍,人民法院應當在閱讀說明書和附圖的內容后,以從屬權利要求中記載的附加技術特征和引用的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特征,確定專利保護的范圍,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普通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裁定技術領域的權利要求
第三條人民法院可以使用說明書和附圖、權利要求書中的有關權利要求和專利審查文件對權利要求進行解釋。如果說明書對權利要求的術語有特殊定義,以特殊定義為準
如果用上述方法無法闡明權利要求的含義,可以結合參考書等知名文獻進行解釋,教科書和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第4條關于權利要求書中以功能或效果表示的技術特征,人民法院應當結合說明書和附圖所述功能或效果的具體實現方式及其等效實現方式,確定技術特征的內容。第五條人民法院不得支持說明書和附圖所述的技術方案描述或附圖,但未記錄在權利要求中,第六條專利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在專利授權或者專利無效宣告過程中,通過修改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或者意見書放棄技術方案的,權利人在專利侵權糾紛中將其納入專利保護范圍的,專利權人將其納入專利保護范圍的,人民法院在認定涉嫌侵權的技術方案是否屬于專利保護范圍時,不予支持,如果被控侵權的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所有技術特征相同或等同的技術特征,人民法院應當審查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所有技術特征,人民法院裁定其屬于專利保護范圍;人民法院要求保護的技術不具備與人民法院要求保護的技術不完全相同的特征的,第八條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者近似的產品,采用與授權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觀設計的,也應當屬于與人民法院主張的技術權利不相同的技術權利范圍,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被控侵權的外觀設計屬于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第九條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侵權的目的裁定產品的種類是否相同或者近似設計產品。要確定產品的用途,可以參考設計的簡要說明、設計的國際分類、產品的功能、,第十條人民法院在認定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時,應當根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判斷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授權設計和被起訴的侵權設計的設計特點,對該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作出綜合判斷;設計特點主要由技術功能和材料決定,不應考慮對整體視覺效果沒有影響的產品內部結構和其他特征。
以下情況通常對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有較大影響:
(I)在產品正常使用過程中容易直接觀察到的部分是相對的(II)授權設計與現有設計不同的設計特征與授權設計的其他設計特征相關,前提是被起訴的侵權設計與授權設計之間的整體視覺效果沒有差異,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相同;第十二條以侵犯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為零件制造其他產品的,應當認定二者具有相似性,人民法院裁定其屬于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使用行為;銷售其他產品的,以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產品為組成部分生產、銷售其他產品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該產品屬于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銷售行為,人民法院應當裁定其屬于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銷售行為,但在前兩款規定的情形下,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產品僅在其他產品中具有技術功能的除外,如果被告侵權人之間存在分工與合作,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為共同侵權
第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認定采用專利方法取得的原產品為按照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專利方法直接取得的產品,作為進一步加工的行為上述原始產品獲得后續產品,被指控侵權人在專利保護范圍內的所有技術特征與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專利方法相同或者沒有實質性差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屬于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在現有技術方案中,被指控侵權的外觀設計與現有外觀設計相同或者沒有實質性差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指控侵權人實施的技術屬于專利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的現有技術,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被指控侵權人實施的外觀設計屬于專利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的現有外觀設計。
第十五條人民法院不得支持被告人以非法獲得的技術或者外觀設計主張第一使用權的抗辯。任何一項在下列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裁定,已經按照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二)項的規定做好了必要的制造和使用準備:(一)實施發明創造所必需的主要技術圖紙或者工藝文件已經完成購買實施發明創造所需的主要設備或者原材料。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二)項規定的原范圍包括專利申請日前的現有生產規模和利用現有生產規模可以達到的生產規模如果第一用戶轉讓或允許他人實施專利申請日后已經實施或準備實施的技術或設計,且被控侵權人聲稱在原范圍內繼續實施,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該技術或者外觀設計依照專利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與原企業一起轉讓或者繼承的除外,人民法院裁定,侵權人因侵權取得的利益,以侵權人因侵犯專利權取得的利益為限;侵犯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屬于其他產品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其價值合理確定賠償金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多久可以賣房子
2020-11-17承租人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2021-02-19行政訴訟中不適用調解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7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