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際商事仲裁裁決;仲裁裁決;承認或執行;撤銷或不予執行
[論文正文]:
商事仲裁按國籍可分為內國仲裁、外國仲裁和國際仲裁。而外國仲裁就是外國的內國仲裁。中國加入WTO以后,經貿的國際化程度空前提高。有交往必有爭議,有爭議必有仲裁。國際商事仲裁比之國內商事仲裁情況要復雜得多。中國企業和公民在國際商事仲裁中,無論是勝訴還是敗訴,都面臨著一個如何應對的問題。本文擬就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承認、執行、撤銷及不予執行問題作一些探討,以期對將要面臨或正在面臨國際商事仲裁的中國企業(法人)或公民(自然人)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一、關于仲裁機構與仲裁地問題
商事仲裁的起點始于仲裁協議。國際商事仲裁也不例外。仲裁協議與仲裁的關系是:有協議方有仲裁;無協議便無仲裁。所以在實踐中,當事人(主要是敗訴方)用以顛覆裁決的最有效辦法之一便是指控仲裁無協議(如果這是事實的話),或是協議無效。仲裁協議既可以在爭議發生之前簽訂,也可以在爭議發生之后簽訂;既可以在合同中用條款加以明示,也可以在合同之外,另訂專門的協議。協議應當采用書面的形式。在協議中,雙方當事人要明確約定解決爭議的仲裁機構的名稱。仲裁協議中沒有約定仲裁機構或雖有約定但不明確(如“請北京的有關仲裁機構仲裁”),爭議發生后又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法院可依法裁定仲裁協議無效。[1]
按照“當事人意思自治”這個仲裁的“最為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則,[2]當事人對仲裁機構的選擇幾乎是沒有任何限制的,既可以選雙方當事人中任何一方當事人所在國的仲裁機構,也可以選雙方當事人之外的別的國家的仲裁機構。通常,為了防止任何一方當事人在選擇仲裁機構時不公正地得到好處,當事人一般會選擇雙方所在國之外別的國家的仲裁機構解決他們之間的爭議。應當提醒雙方當事人的是,在選擇仲裁機構時,必須仔細研究該國的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習俗等背景情況。因為任何國家的仲裁機構在受托解決他人的爭議時,都不會不受所在國法律的約束,都難免要打上該國宗教、文化、習俗之烙印。除此之外,該第三國是否為“紐約公約”成員國,多邊或雙邊協議的簽字國,也是應當考慮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不僅關系到它如何裁決,而且還關系到裁決作出之后能不能被執行或被撤銷的問題。例如,有些政教合一的國家是禁止生產和銷售烈性白酒的,如果雙方是關于白酒生產和銷售方面的爭議,那就應當加以回避,切不可在這個(種)國家申請白酒爭議的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2021-01-15實習期沒有結束如何簽正式合同
2021-01-28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