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收集證據,委托律師調查收集證據,向公證機關申請證據保全,向法院申請訴前證據保全,向人民法院申請取證,向行政機關申請調查取證
1。自行取證并委托律師調查取證
由于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強,權利人難以自行取證,掌握取證方向和范圍將非常準確。律師專門從事法律工作,他們的職業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律師不僅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熟練的訴訟技巧。他們可以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為當事人做出適當的選擇。一般來說,律師調查取證比當事人調查取證方便得多,取證范圍也更廣、更準確。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對律師的待遇往往有所不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公證機關的合法業務之一是“證據保全”。經公證的證據具有推定真實的效力。《民事訴訟法》第59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確認經公證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件的有效性,除非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經公證的證書”。公證機關保全證據的效力與法院依職權保全證據的效力相同。訴訟前,當事人可以充分利用公證機關收集和保存證據,這是訴訟準備的有效措施
3。向法院申請訴前證據保全
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頒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5條:“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訴前證據保全的,按照其規定辦理”。這決定了當事人或利害關系方向法院申請訴訟前證據保全的法律依據
2002年1月實施的最高法院司法解釋,《關于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和訴訟前證據保全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規定,在商標侵權案件中,您可以申請訴訟前證據保全
最高法院7月1日實施的《關于在訴訟前停止專利侵權的若干法律適用規定》第16條,2001年還規定了訴訟前證據保全
最高法院10月15日實施的《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2002年規定“人民法院受理下列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其中之一是“訴前財產保全申請和訴前證據保全案件”
可以看出,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訴前證據保全申請數量眾多。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采取保護措施后,應當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未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解除保護措施,或者銷毀或者返還相關證據,并對由此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向人民法院申請取證
中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取證的,人民法院應當調查取證,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本案必要的證據。基于此,在提起專利侵權、商標侵權和版權侵權訴訟時,當事人通常會提出取證申請。所獲得的證據通常分為三類:
第一類,保存被指控的侵權產品
第二類,調查被指控侵權單位的財務賬目,以確定賠償金額
第三類,獲取被告侵權人的侵權證據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法院調查取證的運作方式有兩種:
首先,主動調查和收集當然證據。當涉及可能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相關程序事項時,法院應主動依職權調查和收集證據,無需當事人申請收集證據,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收集證據。在法院依職權獲取證據的主動權范圍縮小后,當事人申請證據調查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當事人沒有及時申請證據調查,法院一般不會主動調查證據。當事人申請證據調查后,法院是否啟動調查取證機制也取決于法院的審查和判決。只有當當事人提出的申請符合本院收集證據的范圍時,本院才有義務調查取證,否則本院不予受理
當事人向本院申請調查取證時應注意兩點:,申請調查的證據范圍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第二,必須注意本申請中的舉證時限
法院通常采取的措施是拍攝易于拍攝的涉嫌侵權產品的照片,或記錄涉嫌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征,以及扣押和提取容易獲取的書籍和商標物品。然而,由于侵權人的阻撓或隱瞞,被指控侵權人的財務賬簿通常很難獲得。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
中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法第五章對調查取證有專門規定。專利工作主管部門在調查處理案件過程中,根據需要可以依職權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可以查閱、復制與本案有關的合同、賬簿等有關文件;詢問當事人和證人;現場檢查應通過測量、拍照和錄像的方式進行。制造方法專利權涉嫌侵權的,專利工作主管部門可以要求被調查人進行現場論證。涉及產品專利的,可以從涉嫌侵權的產品中取樣
收集專利侵權證據的方式可以自行收集,也可以向相關機構尋求幫助,但收集方式必須客觀、公正。你不能偽造或篡改證據。如果存在偽造等不客觀、不公平的行為,侵權損害賠償就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但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淘寶外觀專利侵權如何認定
專利侵權訴訟時效多長
外觀專利侵權如何判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