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根據雙方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仲裁協議中應寫明仲裁機構的名稱,沒有寫明的應達成仲裁補充協議。鑒于糾紛發生后達成仲裁協議的可能性較小,涉外企業應在簽訂合同時就訂明仲裁條款。作為中方當事人,選擇仲裁機構時應盡量選擇在本國或本地的仲裁委員會。這樣不但聯系方便,而且對仲裁適用程序、適用法律等一般了解多一些,有利于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當事人應當研究了解仲裁法律知識,熟知仲裁的各項程序以及適用的法律,以便及時充分地做好準備,爭取仲裁的主動權。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充分舉證;《仲裁法》第43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這就是說,舉證的義務在當事人,仲裁庭只有在認為有必要時才自行搜集證據。如果當事人不能為自己的主張舉證,就要承擔敗訴的責任。
責任編輯:瀟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醫療糾紛官司怎么打,需要準備收集哪些證據
2021-03-15農民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3-06在工地工作時受傷的按照人身損害能賠多少
2021-01-31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擔保抵押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7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1-03-17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