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在一個月后被解雇,我能得到經濟補償嗎?如果滿足條件:
1。應付情況《勞動合同法》第4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1)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2) 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3) 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有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勞動合同無效的;(六)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在不事先通知用人單位的情況下立即解除勞動合同。(2)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提出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如果雇主首先提出終止本協議,則應支付經濟補償。與《勞動法》的規定相比,這種經濟補償的范圍縮小了?!秳趧臃ā返诙臈l、第二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在制定《勞動合同法》的過程中,考慮到在某些情況下,工人主動轉崗并與雇主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此時工人一般不會失業或已經做好失業準備。如果要求雇主支付經濟補償是不合理的,協商終止的經濟補償條件有一定限制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
第四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在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或向勞動者支付額外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二)勞動者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經培訓或者調整后仍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三)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經濟性裁員】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裁減20人以上或者20人以下,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除用人單位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并續簽勞動合同外,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除外。(1)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并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
(2)用人單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但減少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的,如果雇主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無論工人是否同意續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終止,雇主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應支付經濟補償
注:應支付勞動合同終止時的經濟補償、受傷員工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以及以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務派遣中的經濟補償。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6)根據本法第44條第4款和第5款終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4款規定,如果雇主被宣告破產勞動合同依法終止。第四十四條第五款規定,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終止。《企業破產法》第113條規定,破產清算令的第一項是破產人欠職工的工資、醫療、傷殘補助和養老金,應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向職工支付的補償金。用人單位因違法行為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的,勞動者是無辜的,其權益應當受到保護。勞動合同終止時,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與《勞動法》的規定相比,本規定是一項補充規定。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一些法律、行政法規對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作出了規定。例如《國有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度暫行規定》規定,國有企業老員工在勞動合同期滿、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后,可獲得相當于經濟補償的相關生活補貼。雖然《國有企業勞動合同制度實施暫行規定》已于2001年廢止,但2001年以前參加工作的勞動者,自工作之日起至勞動合同終止后的2001年,仍可以享受生活補貼。(一)勞動者自愿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但勞動者不愿續簽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金(2)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因主管部門轉移或者轉移工作單位而終止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不得因勞動者過錯支付經濟補償金(3),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用人單位可以在不支付經濟補償的情況下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
如何補償拖欠的工資
1。如果雇主無故扣留或拖欠員工工資,除了在規定時間內全額支付員工工資外,還需要支付相當于工資25%的經濟補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補足差額;如果雇主未能在期限內付款,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支付金額的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額外補償金:
(1)未按照勞動合同或本法規定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2)支付低于當地標準的勞動者工資的最低工資標準(3)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費(4)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而不支付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抵押貸款去哪申請
2020-12-10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交通事故理賠好了還可以起訴嗎
2020-11-08贍養費糾紛立案材料要哪些
2020-12-12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土地性質出讓和劃撥有什么區別
2021-01-01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