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限制主體
I.競業限制權利主體的必要條件
擁有商業秘密是否是雇主作為競業限制權利主體的必要條件?瑞士民法和德國商法都確認了這一點,但在瑞士債務法中,稱雇主“擁有值得保護的利益”,而在德國商法中,從中國勞動合同法的表述來看,稱雇主擁有“合法的商業利益”
,用人單位可以與“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簽訂競業限制協議,以掌握商業秘密為前提,對用人單位進行競業限制保護。雇主只有在擁有值得保護的商業秘密時,才可以要求與雇員簽署競業禁止協議。如果沒有可以保護的商業秘密,即使簽署了競業禁止協議,也應視為無效。
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是合理的。原因是競業限制的形式是對工人自由選擇就業的限制。實質上是防止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被不當使用,從而侵害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在沒有可保護利益的前提下,非競爭性限制將失去其基礎和意義,
<P>2。競業禁止義務的主體。對于競業禁止義務主體的范圍,理論界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知識論、知識論、知識論,職位理論和收入理論“知識理論”認為,雇主只能與了解其商業秘密的工人簽訂競業禁止協議
“職位理論”認為,如果工人根據其在原雇主的職位和職位,勞動關系終止后在同一單位或類似單位工作,可能會妨礙原用人單位的業務,用人單位可以與其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收入理論”認為能否與勞動者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取決于勞動者的收入。中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競業禁止的人員僅限于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對用人單位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該規定采用了“崗位論”,并因其崗位而引用了“知識論”
,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技術人員往往能夠接觸到雇主最核心的商業秘密,因此他們成為競業禁止義務的主體
“負有保密義務的其他人”是指除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技術人員以外了解雇主商業秘密的普通工人。一般包括:
(1)關鍵崗位的一般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
(2)計劃和派遣人員
(3)營銷人員
(4)會計人員
(5)秘書人員
,除非勞動合同中另有明確約定,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知識總結:根據2007年6月2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競業禁止的人員僅限于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業主有保密義務的其他人員。競業禁止的范圍、地區和期限應由雇主和雇員商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工傷鑒定標準
2020-11-28公司倒閉傷殘津貼怎么辦
2020-12-28哪些情況可以獲得刑事賠償
2021-01-02婚姻法司法解釋
2020-11-15實用新型專利有效期
2021-02-15本溪交通傷殘六級賠償金是多少
2020-11-14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行政處罰最短要多長時間
2021-02-27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遺囑人如何自己寫遺囑,遺囑人如何找人代寫遺囑
2020-11-12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