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競業限制協議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
本案系因未履行競業限制協議中的競業限制義務而侵犯商業秘密的競業限制糾紛。本次庭審主要關注競業禁止協議的合法性和效力的界定以及競業禁止賠償金額標準的確定,因此在分析本案時,我們也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梳理線索:
首先,對于“本案涉及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合法有效”的判斷,這主要涉及競業禁止協議的法律和有效要素的內容
所謂競業禁止協議是指雇主與負責保守雇主商業秘密的雇員簽訂的協議,規定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類似產品、經營類似業務或者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工作,也不得生產與本協議內容相同的產品或開展與本協議內容相同的業務。競業禁止協議屬于合同的一種,其效力也應滿足合同效力的要件。具體包括以下幾點:簽訂合同的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雙方意思表示真實,合同內容確定或可能,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同時滿足上述四個條件的合同(協議)是合法有效的協議。對于當事人否認合同效力的主張,應當提供證據
具體而言,本案涉及的競業限制協議是雙方自愿簽訂的。這是雙方意圖的真實表達,不違反中國法律的規定。本協議合法有效。被告趙某提議“該協議被迫由原告**中國公司簽署,范圍太廣,嚴重侵犯了原告**中國公司的合法權益,剝奪了原告**中國公司及其其他員工的就業權和生存權;協議的制定沒有經過民主程序,內容與合同內容相矛盾與現行法律相抵觸,無法執行;該協議是根據原告美國總部的美國法律制定的,該法律歧視中國員工“因此趨勢無效”的主張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第二,中國法律關于“被告應獲得的競業限制賠償金額標準是否過低”的判決明確規定,如果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他們還必須就經濟補償的內容達成一致。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者勞動合同后,應當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經濟補償的標準和金額由雙方自行商定。雙方約定合同內容后,受合同約束。如果他們不同意合同的相關內容,他們應提供證據證明其到期金額
在本案中,原告**中國公司按照每月21000元的標準向趙支付了相當于六個月全薪的126000元競業禁止賠償金,盡管被告趙認為所涉及的競業限制協議中沒有明確約定競業限制賠償的標準,原告支付的競業限制賠償金額過低,但是,它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其應獲得的競業禁止賠償的標準和金額,因此其索賠無法得到支持
法律風險提示和預防措施
法律提示:對于那些可能在工作中接觸到公司商業秘密的人,本單位應當與其簽訂保密協議和競業限制協議,并詳細規定商業秘密的保密時間、內容和違約責任,避免商業秘密泄露或濫用時出現無端情況。同時,商業秘密的接觸應遵循誠信原則,嚴格保守公司的商業秘密,并按照競業禁止協議中規定的內容履行相應的競業禁止義務
方法鏈接
<1第4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二條經營者進行市場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和公認的商業道德原則。本法所稱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本法所稱經營者,是指法人,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簡稱商品包括服務)的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29條被執行人未在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件規定的期限內履行付款義務的,應當在遲延履行期間加倍支付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在判決、裁定或者其他法律文件規定的期限內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違約金案件簡介
原告:*體育(中國)有限公司。,被告:趙自2006年7月1日起在**中國公司工作。同年10月30日,**中國公司與趙先生簽訂了保密協議,主要約定趙先生對其在**中國公司工作期間以及離開公司后兩年內接觸到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2007年3月28日,雙方簽署了競業限制協議,協議規定競業限制期為在公司工作并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后12個月。同時,它還規定了競業禁止的賠償和違反規定的責任。2008年2月,當時擔任體育營銷部經理的趙某經許可辭職,勞動關系于3月4日終止,**公司要求趙某在離職后6個月內履行競業禁止義務,公司依法向他支付了競業禁止賠償金。自4月1日起,趙一直在阿迪達斯(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工作。5月9日,**中國公司向阿迪達斯(中國)有限公司發送了一封律師信,要求該公司停止接受趙為該公司提供的服務。5月16日,趙終止了與阿迪達斯(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勞動關系
原告聲稱原告與趙簽訂的競業限制協議和保密協議合法有效,趙應履行其法律和約定的義務,限制競爭,保護原告的商業秘密。在接受原告支付的競業限制賠償后,趙于辭職當月受雇于原告的主要市場競爭對手阿迪達斯(中國)有限公司,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因此,原告要求法院作出判決:1。確認被告趙在本案中的行為構成違反競業禁止義務;2、被告趙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3.被告趙向原告返還12.6萬元競業限制賠償金
被告辯稱本案涉及的競業限制協議無效。被告在辭職期間沒有就競業限制期和賠償進行協商。原告在經營活動中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被告從未收到原告支付的競業限制賠償金,被告在中國銀行賬戶中收到的12.6萬元應屬于原告應付給被告的報銷款。即使該金額屬于原告支付的競業限制賠償,該金額也遠低于被告應獲得的標準。因此,被告不應受本案所涉競業禁止協議的約束。總之,請求駁回原告的索賠
判決要點
法院認為競業禁止協議涉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價格多少
2021-01-09個人獨資企業違法如何處罰
2021-01-02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發生車禍后保險理賠的順序怎樣
2021-01-07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強制保險如何立法
2021-03-16各家保險公司2000年的三大事件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