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競業禁止的含義是雇主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所有權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為負責保守雇主商業秘密的員工約定的競業禁止條款,即:,勞動合同終止或者解除后的一段時間內,勞動者不得在生產類似產品、經營類似業務或者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工作,也不得生產類似產品或者經營與原單位相競爭的類似業務。期限由雙方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兩年。競業禁止條款是勞動合同中的延遲生效條款,即勞動合同其他條款的法律約束力終止后,該條款生效。競業禁止的起源
競業禁止起源于《公司法》中的董事、經理競業禁止制度。為了防止董事、經理利用其特殊地位損害公司利益,各國公司法都規定了董事、經理的競業禁止義務,尤其是西方國家最早建立了董事、經理競業禁止制度。我國有關競業禁止的立法包括:舊《公司法》(已廢止)第61條第一款規定:董事、經理不得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本公司相同的業務,不得從事損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動。從事上述業務、活動的,收入歸本公司所有新《公司法》第149條第(5)項規定:“未經股東會或股東會同意,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或他人謀取屬于公司的商業機會,經營與其為自己或他人工作的公司相同的業務。”《合伙法》第30條規定:合伙人不得自行或與他人合作從事與合伙企業相競爭的業務。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或全體合伙人另有約定外,合伙人不得與合伙企業進行交易。合伙人不得從事損害合伙企業利益的活動《個人獨資企業法》第20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委托或聘用的管理個人獨資企業事務的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6)未經個人獨資企業同意,從事與企業相競爭的業務;(7)未經個人獨資經營者同意,與企業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條規定:“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經理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所在公司、企業類似的業務,取得非法利益,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國家科委《關于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見》規定:“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所有權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本單位可以與有關管理人員協商同意,對本單位的技術權益和經濟利益有重要影響的科技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在其他單位工作的競業限制期內不得生產類似產品或者從事類似業務,具有競爭性或者其他利益的,或生產經營與原單位競爭的同類產品或業務。“因為企業的一些員工往往對企業的運營和技術了如指掌,員工往往選擇跳槽之前形成的業務專長相同或相似的業務。跳槽之后一旦從事這些職業,不僅很容易成為企業的強大競爭對手原來的企業,也因為自身的便利和業務需要,往往忍不住要利用原來企業的商業秘密。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西方國家率先將公司董事、經理競業禁止制度移植到保護商業秘密等商業利益上,形成競業限制。企業開始與雇員簽訂競業限制協議,以保護其競爭利益和商業秘密。三、補償(I)如果雇主和有義務保守雇主商業秘密的雇員在合同中約定了經濟補償的標準和支付形式競業禁止協議,以該協議為準。如果雇主因故未能按照本協議的約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并且仍然未能按照工人的要求支付,工人可以終止競業限制協議
(II)如果競業限制協議中未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標準和支付形式,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雙方如有爭議,可按勞動爭議解決程序解決。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繼續履行競業限制協議的,應當按照勞動爭議解決機構確定的標準和雙方約定的競業限制期限支付一次性經濟補償,勞動者應當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如果用人單位在剩余期限內放棄競業限制要求,則應在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前或在履行期間,按照勞動爭議解決機構確認的標準履行部分支付經濟補償,如果雇主放棄競業禁止的要求,應提前一個月通知雇員
如果競業禁止的補償低于法定標準,雇主有權要求該單位補償。單位不給予補貼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雙方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未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后給予員工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要求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解除前十二個月內,按勞動者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前款規定的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十低于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以上是luba編輯介紹的有關競業禁止賠償的法律知識。通用域名格式。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我們應該學會使用法律武器來保護我們應有的權益。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本網站還提供律師在線服務。歡迎您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理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3-23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監外執行有哪些適用條件,監外執行如何實施
2020-12-13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贈予和買賣都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3對拆遷補償方案的復議怎么提出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