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必須有下列條款:(1)勞動合同條款。勞動合同期限是指簽訂的勞動合同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以完成某項工作為期限。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約定期限為一年或者數年。(2) 工作內容。工作內容是指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從事的工作,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應當履行的勞動義務的主要內容。包括勞動生產任務的崗位、性質、工作范圍、效果和質量指標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是指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必須為勞動者從事的勞動提供的生產、勞動條件和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措施。即用人單位保證勞動者完成勞動任務和勞動過程中安全衛生保護的基本要求。包括工作場所和設備、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勞動保護用品等,用人單位不僅要為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還要按照國家規定提供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勞動保護。(4) 勞動報酬。勞動報酬是指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的勞動地位、勞動技能、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包括工資金額、支付日期、支付地點等,以及其他社會保險(養老金、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勞動報酬的內容和標準不得低于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也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5) 勞動紀律。勞動紀律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勞動規則。這是工人的行為準則。勞動合同勞動紀律包括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用人單位制定的工廠規章制度、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個人紀律要求等,如下班制度、工作制度、崗位紀律、獎懲條件等。(6)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勞動合同終止條件是指勞動關系終止的客觀要求,即勞動合同終止的事實原因。勞動合同約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一般是指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外,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確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特別是在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雙方應就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達成一致。(7) 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違反勞動合同責任,是指一方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故意或過失違反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不能正常履行,給另一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法律后果。勞動合同中的違約責任約定一般是指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未明確規定的內容。法律、行政法規有明確規定的,一方違反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承擔違約責任。勞動合同當事人約定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精神和原則,公平合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11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規定
2020-12-31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司法救濟
2021-02-28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人事代理
2020-12-27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