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修改如下:
一、將第五十七條修改為:“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少于人民幣200萬元;(二)有適合業務發展的固定經營場所和設施;(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依法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許可;經批準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第六十三條修改為:“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人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對派遣勞動者和本單位同崗位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人單位沒有相同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人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類似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人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中規定或者約定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定。”
三、將第六十六條修改為:勞動合同制用工是我國企業的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替代性崗位上實施。
前款所稱臨時性工作,是指持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工作;輔助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是指由于休班學習、休假等原因,在一定時間內可以被其他員工替代的工作。用人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人員的數量,不得超過其就業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四、第九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法規定,擅自從事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人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的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每人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吊銷《勞務派遣業務許可證》。用人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人單位應當相互配合,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決定自2013年7月1日起生效。
本決定公布前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繼續履行至期限屆滿,但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內容不一致的符合本決定關于實行同一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的規定,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按照本決定進行調整;從事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應當在離境前取得勞動報酬分配辦法自本決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內辦理行政許可和公司變更登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專利侵權一般賠償多少
2020-12-23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起訴離婚孩子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01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離婚集資房怎么分,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2-27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車禍哪些費用保險公司可以賠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