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根據《勞動合同條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與雇員簽訂的以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1)雇主和雇員通過協商達成協議勞動者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勞動條件的;(3)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4)勞動者嚴重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5)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后拒不改正的
(6)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手段,違背真實意思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7)依法追究勞動者的刑事責任
(9)規定的醫療期滿后,無法從事原工作或雇主另行安排的工作。該工人不能勝任該工作,經培訓或工作調整后仍然不能勝任該工作。
(10)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11)用人單位按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組
(12)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
<13)企業因生產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重大技術創新或商業模式調整
(十四)由于訂立勞動合同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其他勞動合同無法履行
【文章注釋】
本條規定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14種情形分別來自《勞動合同法》第36條、第39條、第40條和第41條的規定。這些情況的具體含義是指:
(1)雇主和工人通過協商達成協議。指用人單位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解雇后,雇主應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2)員工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雇傭條件。如果不符合雇傭條件,包括教育水平、技術職稱、身體健康、道德素質、工作能力、工作表現和雇主在招聘工人時規定的其他要求,則不符合雇傭條件工人嚴重違反雇主的規章制度。這種情況有三個層次:一個是雇主的規章制度,另一個是違反,第三個是嚴重的
(4)工人的嚴重失職和瀆職行為給雇主造成了巨大的損害。這種情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勞動者嚴重失職,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第二,雇員的不當行為給雇主造成了巨大的損害。在這兩種情況下,用人單位都可以依法終止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5)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后拒不改正的。這種情況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第二,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經用人單位提出后拒不改正的;(6)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險,違背真實意思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7)該工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種情況有兩個要素:一是依法調查;二是刑事責任,核心是刑事責任。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是指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依照刑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被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人民法院判決、人民法院免予刑事處罰,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得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這種情況有兩種情況:一是勞動者患病,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第二,非因工負傷的勞動者,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得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疾病是指職業病以外的自然疾病,非工傷是指工傷以外的傷害
(9)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調整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這種情況有三個因素:一是不稱職,二是培訓,三是工作調整。核心是無能。您可以選擇培訓和工作調整之一
(10)訂立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這種情況有三個要素:一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二是勞動合同無法履行,三是雙方無法通過協商達成變更勞動合同的協議。三個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
(11)雇主應根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組。《企業破產法》設立重整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根據企業重整的經營計劃、債權調整償還計劃等有利于企業重整的計劃,改善使用單位的運作,使企業獲得新生,以清償債務,避免企業陷入更加嚴重的破產清算程序。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依法裁員。(12)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困難嚴重的。從大到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可能存在困難。一般困難不能作為裁員的理由,但必須是嚴重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雇主通過各種方式自救(包括裁員)是積極的,以盡可能避免雇主破產
(13)由于生產、重大技術創新或商業模式的改變,企業在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員。這種情況有三種情況:一是企業因生產變更、勞動合同變更仍需裁員;二是由于重大技術創新,企業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員;第三,由于業務模式的調整,變更勞動合同后企業仍需裁員
(14)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其他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這也是一個無底條款
[見法律條款]
第19、26、36、39-41、46、47條,《勞動合同法》第87條和第97條
勞動法第31條和第72條
勞動部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用人單位可以根據人民檢察院不起訴職工的決定解除勞動合同
<企業職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限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里的房子能買嗎
2020-12-15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投訴程序
2020-11-30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