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為合同或者合同條款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來說,它是一個可以更改或取消的合同。但是,如果它也損害了國家利益,那就是無效合同(2)通過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的合同(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6)免除另一方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責任的合同條款
(7)一方免除責任的條款,增加了對方的責任,排除了對方的主要權利無效。此外,根據民法通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履行的民事行為屬于無效民事行為。因此,主體資格的取消也可能導致合同的無效
無效合同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無效合同作為一種典型的私法行為,必須在公共權力的范圍內實施,無效合同是國家公共權力干預的結果。所謂無效合同,是指因缺乏法律效力要件而成立并從一開始就沒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本合同所稱不發生法律效力,是指合同雙方所追求的法律效力不發生。國家公共權力不應過度干預私法規定的行為。因此,合同無效的認定應當完全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主要原則如下:
(1)不(違反)法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原則。法國法律認為,“如果不能確定它不是無效的,就可以確定它是有效的”,這對中國的立法和司法具有借鑒意義。只有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違反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的,才能認定合同無效。否則,它不是無效的。這就是所謂的“免責”。已經成立的合同,只要合同中沒有妨礙合同效力的法律原因,就應當依法認定合同有效。這不僅統一了確定合同效力的標準,而且充分尊重了合同當事人的意愿。同時,它也縮小了無效合同的范圍,鼓勵交易,這不僅在法理上是可行的,而且在司法實踐中也是可行的。(2)認真對待地方性法規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的無效,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為依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一般規定的合同不再認定無效。原因是,一些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與各部門,各地方的利益相混淆,帶有一定的地方,部門保護主義色彩。如果將其作為確定合同無效的依據,勢必導致交易禁止、民事活動處處陷井、行政干預無窮無盡、當事人困難重重的局面。但是,如果對涉及國民經濟的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定(如外匯,外貿管理規定)有司法解釋,,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公布的涉及民生和國家重大利益的合同,在升級為法律、行政法規之前,違反上述規定的,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認定為無效;沒有司法解釋的,根據具體情況,以《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四)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為理由,確認合同無效。如果以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為由機械地宣布合同有效,當當前的立法活動滯后時,將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3)一般來說,合同無效的認定應基于當事人的請求,法官不應輕易地主動作出決定和宣布。要求他人采取行動或不采取行動的權利是實體法中的一項要求。根據合同法理論和合同法關于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合同應當在法院認定合同無效之前生效。除非合同必然無效,否則法官一般認為合同有效。只有當一方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確定合同無效的請求或索賠時,法院才能確認合同無效。但是,如果合同損害了國家、集體或社會公共利益,則允許法院主動確定其無效性,因為缺乏合同無效的索賠主體。提交人認為,這并不是說法院可以積極干預任何合同的效力,而是因為沒有索賠主體。除了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外,法院不應主動承認和宣布合同無效,這不僅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同時也達到了穩定交易關系、鼓勵交易的目的。(4)法官應當謹慎行使民事行為效力解釋權。在司法實踐中,如果當事人不主張合同無效,則確認合同無效是法官自由裁量的結果。鑒于合同的有效性或無效性對案件的不同處理,法官在根據《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35條第1款的規定行使民事行為效力的解釋權時需要格外謹慎,由最高法院發布。筆者認為,除非合同因明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否則法官不應對此進行解釋,因為在本案中,合同無效的認定是法官自由評估證據的結果。一審和二審法院以及不同法官的理解會不同,這可能導致不同的案件處理結果
(5)啟動司法程序和啟動行政處罰程序以確定無效合同之間的差異。如果當事人違反了某些強制性規范,他們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甚至刑事制裁,但不一定要承擔民事責任。對此,法院可以建議行政機關處理,而不必積極確認合同無效;只有當合同一方違反將影響其民事行為和責任的強制性規范時,法院才能做出相應的裁定
中國法律如何認定無效合同?當合同被確定為無效時,雙方應能夠遵循相關內容,以確保合同的順利執行,避免自身的損失。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如何處理或如何處理無效合同的信息,您可以在線與律師進行一對一的溝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出資是什么,股東出資方式有哪些
2021-03-07不履行撫養義務能否得到贍養
2021-02-13非法集資中業務員如何認定犯罪
2020-11-14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什么樣的合伙財產可以質押
2020-12-14破產和解程序中取消讓步和取消和解有什么區別
2021-02-10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