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法》第75條規定,債權人自債務人行為之日起五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對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具有重要意義
如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將房產轉讓給受讓人,符合《合同法》第七十四條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條件。但是,在房地產轉讓中,債務人至少有兩種行為,一是債務人與受讓人簽訂“房地產買賣合同”的法律行為,二是債務人將房地產登記轉移到受讓人名下的事實行為。這兩種行為中,哪一種是《合同法》第75條規定的“債務人行為”?簽訂“房地產買賣合同”的行為應當是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債務人行為”。五年的排除期應從合同簽訂之日起計算,原因如下:
1。理論上,撤銷權可以撤銷的行為只能是法律行為或預備法律行為,而事實行為不能撤銷。因此,《合同法》第74條規定的“債務人行為”應指法律行為,而不是事實行為。轉讓登記是買賣合同的必然結果。因此,買賣合同的簽訂日期實際上是債務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時間,債權人的撤銷權應當同時產生。在實踐中,如果債權人在債務人與受讓人簽訂買賣合同后、轉讓登記前提起撤銷權訴訟,法院仍應予以受理和支持,而不是等到登記和轉讓結束后再提起撤銷權訴訟,債權人的撤銷權五年排除期的起點應從簽訂相關合同之日起計算。合同解除權排除期的法律含義
合同解除權是指合同解除權人享有的對不真實但已生效的合同進行解除的權利,為了消除合同
合同法第54條規定,如果訂立合同時存在重大誤解,合同明顯不公平,一方以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圖訂立合同,受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
合同法第5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
(二)解除權人在知道解除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放棄解除權。換句話說,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為排除期,不可中斷、中止或者延長。如果債權人不及時行使,他將失去合同的效力他是對的。
以上是對這個問題的詳細介紹。我們讀了以后再談,我們會有一定的了解。在實踐中,我們也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以便更好地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在法律層面上得到更好的保護。我希望這些內容將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luba.com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成立如何返還出資
2021-02-05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看守所探視要怎樣申請
2020-12-18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父母不撫養孩子孩子要贍養嗎
2021-03-10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