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協議,也稱為購買協議,是由有意引進技術秘密的一方簽署的適用和可選協議,目的是進一步了解技術秘密的狀態并評估其經濟價值
本協議對雙方簽署正式合同不具有約束力,簽訂正式合同也不是必要的步驟,其內容也沒有反映在正式合同中。它是一份獨立文件,有自己的風格
簽署協議的目的:
(1)進口商了解更多技術秘密的內容,并做出選擇。在交易的初始階段,技術秘密的所有者只提供最低限度的信息和內容,并簡要說明技術秘密的主要優勢和經濟價值。但是,進口商無法了解技術秘密的關鍵和細節,無法對技術進行進一步評估。因此,它不敢貿然簽訂合同。(2)技術所有者更多地了解進口商的技術實力,降低業務風險。同樣,在雙方接觸的初始階段,技術秘密的所有者不了解進口商的實力,擔心將技術秘密轉讓給進口商會導致錯誤。因此,技術秘密的擁有者不愿意急于進行交易,也希望通過某種方式了解進口商的技術實力,從而降低商業風險。(3)進口商希望獲得優先購買權或優先購買權。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盡快打破僵局,促進交易早日結束。為此,雙方采取簽訂試用協議的方式,規定技術所有人應為進口商的試用披露更多的技術內容,以促使進口商盡快做出積極或消極的選擇,以避免未經決定的協商,拖延對方的時間
試用協議的主要內容:
1雙方。在試用協議中,技術秘密的所有者稱為授權用戶,計劃引進技術秘密的一方稱為試用方
2試用權。審判權分為排他性審判權和非排他性審判權。對于獨家試用權,許可方在試用期內不得與具有相同內容的第三方簽訂試用協議。非排他性審判權。試用方僅享有優先權,不能阻止許可方與第三方簽訂內容相同的試用協議。本條明確規定,技術秘密所有人披露信息的具體內容和范圍應滿足進口商試用期技術經濟評估的需要。試用期一般為6個月,最長不超過1年。在試用期滿前,試用方必須做出積極或消極的選擇。未簽訂正式合同的,雙方權利義務解除,試用方仍需承擔保密義務和非試用義務
5試用費。試用方必須支付一定數額的試用費。如果試用方決定簽訂正式合同,則已支付的試用費可從未來的使用費中扣除
6保密和不使用義務。試用期內,試用方不得將向其披露的秘密信息泄露給第三方,也不得用于評估以外的目的。一些試用協議還規定,在試用期內,試用方不選擇簽訂正式合同。試用方應將所有數據返回給許可方
多次當我們談論一件事時,我們會不知不覺地連接到另一件同名的事。在大多數情況下,兩者是相關的,但在某些情況下并非如此。就像這里的試用協議和勞動合同中的試用期一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滯納金按多少算
2021-02-28擔保法
2020-12-02車輛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2021-03-14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2021-03-21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戒毒所不是直系親屬可以探視嗎
2021-03-17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