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的異同現階段,合伙糾紛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合伙糾紛訴訟案件也逐年增多。在處理合伙糾紛案件時,解決合伙糾紛的關鍵問題是準確確定當事人是個人合伙還是商業合伙。本文就個人合伙和商業合伙的區別和共同點談了一些個人看法。所謂合伙,從學術理論和現行法律規定上可分為個人合伙和商業合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規定:“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約定分別提供資金、實物和技術的合伙經營和共同勞動。”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法》第二條設立的合伙企業,即“在中國依法成立的營利性組織,其中每個合伙人簽訂合伙協議,共同出資,合伙經營,分享收入,并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的區別首先,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的主體不同。個人合伙的主體不僅限于自然人,還可以包括法人。雖然《民法通則》中的“個人合伙”在“公民”一章中有規定,但第五十二條也規定了法人型合伙,即“企業或者企業、事業單位共同經營,不符合法人條件的,合營各方以其擁有或者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果他們根據法律或協議的規定承擔連帶責任,承擔連帶責任“個人合伙的許多法律特征與自然人的相似。個人合伙通常是自然人從事民事法律行為的一種特殊形式。然而,中國法律也承認法人參與非法人型合資企業的合法性,并根據個人合伙原則規定了非法人合資合伙人的權利和義務。“合伙”的依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法》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設立合伙企業,“應當有兩個以上合伙人依法承擔無限責任”,“合伙人應當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必須是自然人,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同時,應當強調,根據《合伙法》第10條:“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從事營利活動的人不得成為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币虼耍瑢τ诤匣锲髽I而言,并非所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合伙人。國家公務員、法官、檢察院、軍事機關等不得從事營利活動的人員,不得成為合伙企業的合伙人。第二,商業伙伴關系必須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個人合伙不需要這樣做,雙方之間的臨時合伙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第三,商業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必須簽署書面合伙協議,這是建立合伙企業的法律要素。如果雙方之間沒有書面的合伙協議,合伙企業在法律上實際上并不存在。個人合伙企業書面合伙協議不是建立合伙企業的法律要求。因此,即使雙方之間的口頭協議也具有建立合伙關系的效力。當然,從舉證方便的角度來看,當事人以書面形式約定個別合伙人的權利義務是比較合適的選擇,以避免在以后的糾紛中舉證困難。第四,從主觀上講,商業伙伴關系必須有盈利的目的。普通個人合伙不需要受合伙目的的限制。個人合伙可以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從事營利性活動和非營利性活動,如自然人之間可以成立合伙組織,從事公益事業。第五,商業合伙必須是合伙企業,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個人合伙不限于企業形式,也不一定有名稱。此外,商業合伙企業必須有自己的企業名稱,并以企業名稱開展活動。個人合伙不受此限制。在實踐中,一般來說,個人合伙企業不在工商局登記,合伙人僅受合伙合同的約束;商業伙伴關系將交給工商局。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于,他們顯然從事商業活動。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商業合伙的法律規定要比個人合伙嚴格得多。商業合伙強調商業組織的穩定性和盈利能力,而個體合伙則強調靈活性和簡單性。第二,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的共性是真實的,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有許多區別,但由于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是合伙制度的兩種形式,它們也有許多共性。首先,根據法律規定,合伙人必須“共同經營”,無論是個人合伙還是商業合伙,換言之,合伙人應共同決定和實施合伙事宜。然而,這種聯合并不意味著所有合伙事宜都需要由所有合伙人共同完成,而是應該理解為擁有決定和實施合伙事宜的平等權利。至于如何具體行使這項權利,可由協議中的合伙人平等協商后商定。第二,合伙企業由合伙人共同分享合伙企業的利潤和財產。合伙期間,合伙人不得請求分配合伙企業財產,但合伙人可以請求分配合伙組織的利潤。合伙企業財產包括合伙人的出資額和合伙企業經營過程中積累的財產。合伙組織清算完畢,債務清償完畢,剩余財產應當先返還各合伙人的出資,然后分配合伙組織的財產。合伙組織財產分配的依據是:合伙協議中有約定的,以約定為準;沒有約定的,合伙組織的財產按照各合伙人的出資額分配。第三,合作伙伴的數量必須超過兩個。這是民法關于合伙企業中合伙人最低人數的規定的一般原則,合伙企業只有在達到最低法定人數時才能成立。當合伙企業未能達到最低法定人數,即合伙人人數只有一人時,合伙企業組織自然會消失。第四,合伙企業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第35條:合伙企業的債務,由合伙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清償。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合伙企業的債務清償超過其應當承擔的數額的,合伙人有權向其他合伙人追償。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個人合伙和商業合伙已成為人們十分普遍的兩種經營模式,為解決我國當前經濟生活中的難題提供了有效途徑。合伙制度的建立不僅符合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國現有企業形式的需要,筆者認為,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民商事合伙立法,充分發揮個體合伙和商業合伙的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銷售代理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
2021-01-25企業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應該找誰負責
2021-02-02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