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
[頒發單位]
勞動部[頒發日期]1994-12-3[實施日期]1995-1-1[頒發編號]481[1994]勞動部關于印發《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為貫徹《
勞動法》,使經濟補償的
規定易于操作,我司制定了《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現印發給貴方
執行。違反勞動合同的
賠償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12月3日《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1994年第一條為了規范違反和
解除勞動合同的
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由用人單位一次性支付。第三條用人單位無故扣留、拖欠勞動者工資,或者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并在規定期限內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的,并支付相當于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第四條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補足低于標準的部分,并按照低于標準部分的25%給予額外經濟補償。第五條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
經濟補償金,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的,按一年標準給予經濟補償。第六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
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同時支付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貼。對于患有重病和絕癥的人員,還應增加醫療補貼。大病患者的增加部分不得低于醫療補貼的50%,絕癥患者的增加部分不得低于醫療補貼的100%。第七條勞動者不稱職,經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后仍不稱職,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還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相當于每工作滿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第八條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經雙方協商不能就
變更勞動合同達成
協議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相當于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滿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第九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在依法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需要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給予經濟補償。在本單位工作滿一年,給予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第十條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按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變更或者解除
集體合同的要求。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經濟補償外,還應按經濟補償金額的50%支付額外的經濟補償。第十一條本辦法所稱經濟補償工資計算標準,是指在企業正常生產條件下,合同終止前12個月內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用人單位依照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第十二條經濟補償從企業成本中支出,不得占用企業按規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費用。第十三條本辦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