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以下簡稱《海商法》)第208條,適用1969年《油污損害民事賠償責任公約》(以下簡稱clc1969)的油輪造成的油污是非限制性債權,非油輪造成的油污損害是海商法調整的限制性債權,因此,油污損害賠償請求被歸類為第二百零七條第二款規定的與船舶作業或者救助作業直接相關的船上財產滅失或者損壞,或者“因侵犯本條第3款規定的與船舶作業或打撈作業直接相關的非合同權利的行為而造成的其他損失的索賠”
clc1969僅適用于油輪之間的碰撞。第四條:“如果兩艘船或多艘船溢油或泄油并造成損害,除非根據第三條獲得豁免,否則所有相關船舶的船東應對無法合理區分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憋@然,clc1969在其表述中沒有考慮到非漏油船舶。clc1969的1992年議定書將本條修改為:當涉及兩艘或兩艘以上船舶的事故造成污染損害時,所有相關船舶的船東應對無法合理分開的所有此類損害承擔連帶責任,但根據第三條的規定予以豁免的除外?!翱紤]到非漏油船舶的責任。公約規定”“船東”可以享有責任限制,非漏油船舶的船東也屬于“船東”的范疇“公約規定。因此,在公約在中國適用的條件下,當存在外國法律關系時,油污損害賠償可以根據公約享有賠償責任限制,非油輪碰撞造成的油污損害不屬于clc1969的調整范圍,因此,公約中規定的油污責任限制不能適用
中國作為締約國的73/78《防污公約》規定了故意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在海洋環境中作業的任何類型船舶偶然或意外排放石油和其他有害物質。顯然,其船舶不限于運輸油輪的船舶,而是包括水翼船、緩沖船、潛艇、浮動船和固定或浮動工作平臺。因此,《73/78防污公約》可適用于與外國有關的非油輪。然而,該公約是一項關于環境保護的國際公約,不同于clc1969,后者是一項民事責任公約。因此,《73/78防污公約》沒有關于責任人責任的具體規定,而只是在關于“違反”的規定中“任何違反本公約要求的行為,無論發生在何處,均應按照主管船舶當局的法律予以禁止和制裁。如果主管當局知道該違法行為,并確信有足夠證據起訴所指控的違法行為,則應根據其法律盡快進行起訴。“這表明《公約》要求國內法調整與侵權行為有關的爭端。
由于中國尚未加入《燃料公約》,由于clc1969無法適用,因此國內法是否適用于與涉外法律關系有關的非油輪污染損害糾紛尚不清楚。
至于國內污染損害,我國沒有專門的油污法,海商法也沒有關于油污損害賠償的適用規定。不能認為非油輪或沿海運輸船舶的污染損害屬于《海商法》第207條第(1)款和第(3)款規定的限制性債權,適用海商法關于賠償責任限制的規定或者交通部關于300總噸以下船舶和沿海運輸、沿海作業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2020-12-05證據交換階段患者享有哪些權利
2021-02-11投訴法院去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01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企業虛報收入如何處罰
2020-12-25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如何選擇更為恰當
2021-03-03征地拆遷補償標準低怎么提高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