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案件是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之間因勞動權利和義務而發生的糾紛。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逐步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勞動關系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行政化勞動關系逐步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下利益化和市場化的勞動關系,勞動關系的類型也由過去單一的公有制勞動關系轉變為國有、集體、私營、個體、外資等多種經濟形式勞動關系并存的局面。對勞動關系的調節和規范,也由行政管理手段轉變為法律手段和市場的自行調節,這就使得勞動關系主體間的權利之爭不可避免并日益增加。如何審理好此類案件,對于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從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筆者通過對我院近年來所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的調查與分析,對此進行粗淺的探討。
一、勞動爭議案件的特點
1、勞動爭議案件數量逐年大幅遞增。2006年我院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51件,2007年為72件,2008年為86件,2009年截止到6月10日已達47件。勞動爭議案件的逐年遞增,一方面說明了勞動者法律意識的提高,維權意識的增強。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國目前勞資關系不夠和諧,雙方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
2、主體日趨多元化,非公有制企業勞動爭議案件呈上升趨勢。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多種經濟成份并存,勞動者的就業格局日趨多元化,人才流動日趨頻繁。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非公有制企業發展迅猛,大批農村富裕勞動力離開農村走上了打工之路。由于在非公有制企業中普遍存在用工不規范,內部規章制度不健全等現象,容易引發勞動爭議。
3、集體勞動爭議數量不斷遞增,涉及人數不斷增多。2007、2008年我院受理的登封市**公司離職職工訴登封市**公司勞動爭議案件,涉及職工200余人。一方面說明了企業不注重維護集體勞動關系,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勞動者作為弱勢群休,其結盟意識不斷增強。
4、勞動爭議中事實勞動關系爭議的比例較大。在我院去年審理的86件案件中,基于事實勞動關系而發生爭議的為35件,占41%。這種現象大大增加了勞動者的舉證難度,不利于勞動者利益的保護。
5、當事人雙方的矛盾比較尖銳,對抗性強,使得法院通過做思想工作,促成雙方和解,調解結案的可能性越來越小。2008年我院審理的一般民商事案件,調解率(含撤訴)為62%,而勞動爭議案件的調解率(含撤訴)僅為28%。
6、勞動者的勝訴率遠遠高于用人單位。2008年我院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中勞動者勝訴(含部分勝訴)的比例為87%。從中可以看出勞動爭議發生后,勞動者往往是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申請仲裁,提起訴訟,這說明我國目前對勞動者利益的保護遠遠不夠。
二、勞動爭議發生的原因
1、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導致勞動者的弱勢地位不斷加劇。目前我國的就業壓力較大,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一方面企業職工下崗分流,另一方面每年數百萬的大學畢業生,有相當一部分畢業即失業。同時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批富裕的農村勞動力也紛紛加入了求職大軍的行列。尤其是自2007年底爆發全球經濟危機以來,我國傳統的以出口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紛紛停產倒閉,更加劇了就業的壓力。一職難求的現象愈演愈烈,勞動者面對用人單位的茍刻用工條件除了無耐地以尊嚴換就業”之外,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本。我國目前勞動密集型企業占大多數,這類工作不需要多高的技術要求,用人單位辭退一個員工后馬上就能找到一個新員工來代替,所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成本非常低。用人單位往往以此來要脅勞動者訂立不公平的勞動合同,甚至根本不訂立勞動合同,隨意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利,導致勞動爭議的發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入刑了嗎
2020-11-28訴訟保全期限到了還能再次保全嗎
2020-12-10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農村征地,荒地補償應該給誰
2020-11-17獨生子女拆遷的新政策是怎樣的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