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員工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時,應由誰承擔責任
山東省企業工資支付條例”第30條規定:“企業因員工造成的經濟損失需要賠償的,可以從員工工資中扣除。”可見,用人單位有權追償勞動者本人造成的經濟損失。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嚴重失職,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雖然不清楚雇主是否有追索權,但沒有明確禁止
首先,雇主是否有權追償受傷雇員造成的經濟損失
無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工傷事故的責任。小劉因自己的過錯而受傷。雖然他可以享受工傷保險福利,但不能免除他的賠償責任。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與承擔經濟損失之間不存在矛盾a>工傷福利是工傷職工依法應享有的權利,賠償損失是違紀職工依法應承擔的義務。因此,對于因雇主追討雇員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并沒有根據雇員是否因工傷受傷而區別對待。其次,雇主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追討,以及如何根據賠償理論確定追討金額,勞動者的工作行為是為了用人單位的利益,其勞動風險也應歸于利益相關者,由此產生的責任應由用人單位承擔。但是,如果可以免除勞動者在發生損害時的故意或重大過失責任,則屬于對雇主的侵權。因此,是否要求勞動者承擔責任,首先應根據工作的風險程度、技術技能、設施設備、監督等因素,并根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自的過錯程度來確定,職工主觀惡性造成的經濟損失,應當全額賠償。"安全生產法"第九十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職工違反管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或者操作規程,,由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批評教育,并按照有關規章制度予以處罰;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币虼?,如果經濟損失的發生是由于勞動者的惡意行為造成的,用人單位不僅可以全額追回經濟損失,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勞動者因重大過失造成的經濟損失應當得到部分賠償。重大過失與故意或惡意之間有本質區別。重大過失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僅僅是工人造成的,還與雇主的安全意識、質量意識和管理模式有關。用人單位不能要求勞動者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但應當按照責任分擔比例適當要求勞動者承擔部分損失。第三,勞動者的一般過錯造成經濟損失的,不需要賠償。由于用人單位的經營活動是由勞動者的具體行為來實施的,勞動者的行為與用人單位的行為是平等的。勞動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玩忽職守,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賠償,無疑增加了勞動者的責任,轉移了用人單位的經營風險,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應該指出,工人的非法操作不是故意、惡意、重大過失、一般過失和輕微過失。為了避免因生產事故給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無法挽回的尷尬局面,企業不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相關條款,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內部規章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設立一人有限公司需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孩子在學校受傷的學校擔責還是老師擔責
2020-12-01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