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中舉證責任的分配
勞動爭議訴訟案件時有發生。因此,我國法律規定,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舉證責任遵循一定的分配原則。中國勞動爭議案件舉證責任的具體分配:
①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時,申請人或者原告應當對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系承擔舉證責任,勞動關系的持續時間和相關索賠,如工資金額。中國《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法》明確規定,在發生勞動爭議的情況下,雙方有責任為其索賠提供證據
在實踐中,雇主處于雇傭狀態,工人處于雇傭狀態,工人在雇主指定的地點工作。顯然,工人處于弱勢地位。有關勞動關系的文件往往掌握在雇主手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中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控制和管理的,由用人單位提供;發包人未提供的,由發包人承擔不利后果。這一規定還針對在勞動爭議解決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為了逃避法律責任而拒絕提供不利于自己的相關證據,而勞動者由于沒有與勞動爭議事項相關的證據而處于不利境地,《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于用人單位舉證責任的規定明確了勞動者拒絕提供相關證據的法律后果。在實踐中,雇主應承擔舉證責任的情況是雇主的制度、加班證明以及雇主為雇員提供的社會保障證明③ 舉證責任倒置
我國勞動爭議中的舉證責任倒置是合法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明確規定了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責任倒置,即:“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因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引起勞動爭議的,因解雇、免職、辭退而導致的,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④ 仲裁機構或法院舉證責任的分配
實踐中,仲裁機構或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時,仲裁員或法官往往根據法律規定分配當事人的舉證責任,以查明事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賦予法官分配舉證責任的權力,即:“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照本規定和其他司法解釋不能確定舉證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結合當事人的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本規定也適用于仲裁員或法官
中國人口眾多,妥善處理勞動爭議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勞動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以“誰主張、誰提供證據”為重點,輔以“誰控制、誰提供證據”,“舉證責任倒置”,明確舉證責任分配,查明事實,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充分保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尾事故對方不簽事故責任認定書怎么辦
2021-01-20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用幾天
2021-01-15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