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只要員工出于個人原因辭職,比如“在家里做點什么,個人發展,出去創業”,他們就不會支持經濟補償。此外,如果員工因個人原因辭職,他/她需要提前30天書面通知公司。否則,如果他/她不辭而別或未達到法定通知期,他/她將被視為非法終止勞動合同,并可能賠償公司的經濟損失。如果員工因公司的違法行為而被迫辭職,公司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在實踐中,一些公司存在扣發員工工資、停薪、少付或拖欠工資的行為,一些公司不為員工支付社會保險費,一些公司為了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允許員工在有毒、無保護設備等惡劣的生產環境中工作,《勞動合同條例》規定,員工有權無條件終止與公司的勞動合同并獲得經濟補償。這在實踐中通常被稱為“強迫辭職”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的規定,公司有以下違法行為:,員工可以“被迫辭職”:
1.未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工作條件
<2.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3.未依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5.勞動合同因欺詐無效,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時脅迫或者利用人身危險的
6.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
III.員工因個人原因離職后是否可以要求“強迫辭職”的經濟補償
實踐中通常不支持。在審理此類爭議時,仲裁人將審查員工終止勞動合同的原始原因。一旦公司有證據證明員工終止勞動合同的原因是個人原因,如辭職或終止通知中已注明終止原因,裁判員將確定該原因是終止勞動合同的真正原因。一般情況下,如果員工在辭職開始時沒有解釋辭職原因,則不支持員工在離職后為了獲得經濟補償而改變離職原因
,在實踐中,一般認為,如果雇員以雇主具有《勞動合同法》第38條第1款規定的情形(不包括暴力強迫勞動)為由提出“強迫辭職”,則雇主可以要求經濟補償,(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指揮、強迫冒險作業)終止勞動合同時,應明確告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原因。如果雇員在終止勞動合同時沒有明確告知雇主終止勞動合同的原因,然后聲稱他被迫終止勞動合同并要求經濟補償,他將不予支持。但是,員工有證據證明,勞動合同的終止確實是由于《勞動合同法》第38條第1款的情況所致。然而,舉證責任在于員工,證明并不容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24按份共有房產拆遷補償怎么分配
2020-11-23建筑一部分在拆遷紅線中,是否全部拆遷
2020-11-14房屋拆遷的裝修費應該給租房人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