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3)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4)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本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具體管轄范圍: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本企業內發生的勞動爭議;縣、市、市轄區仲裁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設區的市、市轄區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范圍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人民法院目前原則上是受理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而起訴的案件。另外,《條例》還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本單位工人之間,個體工商戶與幫工、學徒之間發生的勞動爭議,參照本條例執行。因此,這些也屬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根據《勞動法》第2條、第3條、第84條的規定,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的受理范圍又進一步擴大了。
依據《條例》精神制定的《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及工作規則》,規定了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職責:
(1)調解本企業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2)檢查督促爭議雙方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
(3)對職工進行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做好勞動爭議預防工作。
依據《條例》精神制定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織規則》,規定地方仲裁委員會有四項職責:
(1)負責處理本委員會管轄范圍內的勞動爭議案;
(2)聘任專職和兼職仲裁員,并對仲裁員進行管理;
(3)領導和監督仲裁委員會辦事機構和仲裁庭開展工作;
(4)總結并組織交流辦案經驗。
仲裁委員會辦事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1)承辦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日常工作;
(2)根據仲裁委員會的授權,負責管理仲裁員,組織仲裁庭;
(3)管理仲裁委員會的文書、檔案、印鑒;
(4)負責勞動爭議及其處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咨詢;
(5)向仲裁委員會匯報、請示工作;(6)辦理仲裁委員會授權或交辦的其他事項。
從總體上看,我國現行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與國際慣例是基本吻合的,如實行三方原則、自愿與強制相結合的原則、司法監督原則以及與勞工部門緊密聯系,十分注重調解,等等。其基本模式和處理體制與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也是相適應的。因此,它已經并將繼續為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然而,現行制度處理勞動爭議渠道比較單一,受案范圍還應繼續拓寬,組織形式仍需完善,這些問題有待隨著國家法制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步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2021-03-25股東代表訴訟以公司為主體訴訟嗎
2021-01-31論文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10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犯罪的構成要件
2021-02-25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