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障勞動者的安全健康,我國制定了勞動防護用品管理條例。勞動保護用品的管理有哪些規定?這是你的具體答案。第一章第一條為了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的管理,保障勞動者的安全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發、生產、經營、經銷、使用、檢驗勞動保護用品的單位,必須遵守本規定。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勞動保護用品,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為避免或者減少事故傷害或者職業危害所配備的防護用品。勞動保護用品分為一般勞動保護用品和特殊勞動保護用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全國勞動保護用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負責生產許可證的發放和管理。第四條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負責申請生產許可證的產品和進口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檢驗。省級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的日常質量監督檢驗。對不符合檢驗條件的勞動防護用品,可以委托國家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各級檢驗機構對自己的檢驗結果負責。第五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保護用品實行綜合管理,行使監督檢查職能。第二章開發生產第六條勞動保護用品的開發應當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經勞動部或國家技術監督局認可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后,方可投放市場。第七條生產勞動防護用品的企業應當具備必要的生產條件和相應的產品質量檢驗手段,并按照產品所依據的標準生產。生產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企業,應當申領相應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生產許可證。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生產許可證的設立、申領和取證,按照《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辦理。第八條生產勞動防護用品的企業應當對產品質量負責,按照產品所依據的標準對產品進行自檢,并頒發產品合格證。生產勞動保護用品的企業,應當接受勞動行政部門、技術監督部門認可的檢驗機構對產品質量的監督檢驗。第九條各類勞動防護用品出廠前,由省級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或者國家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分批檢驗。檢驗合格的,檢驗機構應當分批發放安全鑒定證書。第三章經營第十條特種勞動保護用品應當定點經營。生產特種勞動保護用品的企業可以直接銷售本企業的產品。銷售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應當有相應的生產許可證號、產品合格證和安全鑒定證書。第十一條特種勞動保護用品定點經營單位由省級勞動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審批。考核合格的,發給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定點操作證。定點經營申報審批辦法由省級勞動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報勞動部備案。第十二條特種勞動保護用品定點經營單位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一)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營業執照;(二)有經營場所,與所銷售產品相適應的資金和儲存條件
(3)管理人員熟悉國家勞動保護用品的有關標準和規定(4)銷售人員熟悉特種勞動保護用品的商品知識,能正確介紹性能,勞動保護用品的特點和使用常識(5)有切實可行的商品驗收、保管、定期檢驗和故障報廢制度,能為用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第十三條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定點經營單位可以經營普通勞動防護用品;一般勞動保護用品經營單位不得經營特殊勞動保護用品。勞動保護用品經營單位不得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第十四條進口特種勞動保護用品實行安全許可證制度。安全許可證由國家勞動保護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頒發。進口的勞動保護用品必須符合我國勞動保護用品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產品,可以按照中國認可的標準進行檢驗。第四章發放和使用第十五條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的單位(以下簡稱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免費為勞動者提供勞動保護用品。使用人不得以金錢或其他物品代替勞動保護用品。第十六條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教育職工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第十七條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管理制度;并根據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必要的檢查。第十八條使用者應當向指定的經營單位或者生產企業購買專用勞動保護用品。購買的勞動防護用品由本單位安全技術部門驗收。第五章處罰規定第十九條生產特種勞動保護用品的企業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由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不合格品并銷毀。第二十條生產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企業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生產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由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技術監督部門提請當地人民政府責令停產,可以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第二十一條經營單位銷售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安全鑒定證書的特種勞動保護用品的,由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技術監督部門沒收產品,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指定作業證書;構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未按照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的,依照勞動部《違反行政處罰辦法》(勞辦發〔1994〕532號)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第二十三條各級檢驗機構檢驗結果與事實不符的,由同級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被檢查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檢查機構應當賠償損失;情節嚴重的,取消檢驗機構資格;構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匿名舉報誣陷怎么處理
2020-12-12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關于機動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01土地流轉補償協議是怎樣的
2020-12-02拆遷補償獎勵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越高越好
2020-12-07房地用途不一致,征收補償標準應怎樣確定
2021-02-05征地拆遷中的“違章建筑”如何補償
2021-01-05拆遷安置房屬于什么房,經適房和拆遷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廣東擬試點協議出讓土地促進“三舊”改造
2021-02-12拆遷拿不到賠償標準怎么處理
2020-12-10商業拆遷的主體是誰
2020-12-30